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例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年。

次韵王得淦长至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例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廿四气诗,以二十四节气为吟咏对象,用组诗的形式,从历法的角度描绘了节气的变换。诗人在准确把握每个节气特点与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季节转换、天气变化和物候更迭等自然现象,妥当地选择剪裁素材,并将之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首句“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表明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人认为天人感应,天地万物皆有定数,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对这一规律的体现。这种认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第二句“老息他无分”,意味着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节气始终不变,这是对时间恒定性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如流,节气依旧。

第三句“新阳例有缘”,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赞美。太阳的升落、月亮的盈亏、四季的轮回都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节气变化的原因。诗人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观察和体会,感叹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句子“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和适应。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大海还是农田,诗人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年”,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人生如同四季更替,有高潮也有低谷,有顺境也有逆境。关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所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