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
怀券售之人,枯骨听掷弃。
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
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
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
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
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
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
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
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
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
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
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
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
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
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
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
范氏其兴乎,吾无闲然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诗名《书范景山》。以下是诗句和译文的对应:















































































诗句 译文
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 来到范公亭,听说范老已经去世。
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 高尚的德行自有其传颂,有趣的事迹也有记载。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 那些沙丘上聚集的坟墓,都是葬外舅(范仲淹)的地方。
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 这些坟墓共有十四座,谁能预料以后不再祭祀?
怀券售之人,枯骨听掷弃。 抱着凭证出售的人,那些干枯的骨骼被随意丢弃。
公心恻恻然,能忘我先妣。 您心中很是痛惜,能够忘却我父母先亡。
猛捐十倍价,复此不毛地。 毫不犹豫地将十倍的价格抛售,重新开发这片未开垦的土地。
至今上冢饭,免为若敖鬼。 至今还为他们上坟祭拜,免得他们成为若敖氏的鬼魂。
又如域西山,寸山寸金置。 就像那个小山一样,每一寸土地都像金子一般宝贵。
山人已过望,我怀不自已。 山中老人也过去了,但我内心无法平静。
当公未死时,而适山人死。 在您还未去世的时候,却恰逢山中老人去世。
顾斥眠牛冈,欲葬惟其意。 斥责着眠牛岗,想按照他们的遗愿安葬。
夫先妇随后,同穴坟隆起。 先母跟随先父安葬,他们的坟墓隆起并排。
世降俗日薄,安识仁与义。 随着世俗的变迁越来越淡薄,怎能分辨仁和义?
先世未百年,来者已弗记。 我们的先祖没有活到一百岁,后代的人已经不记得了。
况于外氏家,代尽子孙事。 更不用说外姓人家,后代子孙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买山未一刻,卖者不敢视。 买山的时间还没到一分钟,卖山的人也不敢看。
况容卖主葬,为人重于己。 更何况卖主葬地的人被人尊敬,比自己更受重视。
中心所乐为,焉有一毫伪。 内心真正乐于这样做,不会有半点虚伪。
死者岂无知,造物非块尔。 死者难道不知道吗?造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吗?
公虽不求报,感应乃常理。 您没有寻求报答,这是自然的道理。
后嗣何其贤,相与继前志。 子孙们多么贤德,继续了您之前的意愿。
范氏其兴乎,吾无闲然矣。 范氏家族一定会兴旺发达吧,我也不再感到遗憾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范仲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范公亭、范老等人物的描述,展现了范仲淹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孝节义的重视以及对先祖的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