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投止三跳,气暴志匪深。
人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嵚。
时乎出山谷,爪利牙齿森。
岂无勉有力,激烈尽杀心。
我闻亦一快,细思又沉吟。
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注释】虎投止:指老虎被捉到并放在一个地方。三跳:三次跳跃。气暴志匪深:意气很盛,意志不深。人皆望而畏:人们都望着它畏惧。所宅在崎嵚(yǐn):栖息的地方在山岩峻峭之处。时乎出山谷:什么时候从山谷中出来。爪利牙齿森(sēn):爪子锋利,牙齿锋利,形容凶猛。我闻亦一快:我听说也很高兴。就然射石者:突然用箭射石头的人。未必能生擒:未必能够活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写“虎”的凶猛;三四句写人们畏惧“虎”;五六句写“虎”栖居之地,表现了它的威猛和孤傲;七八句写出了“虎”的凶残;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虎”的看法。全诗通过咏“虎”,来抒发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此诗先写虎之猛,再写虎之威,后写虎之恶。虎既凶猛,又威武,故人皆畏之。虎栖于险峻之山,更令人生畏。虎虽凶猛,却有勇力,其牙利爪,足以杀生。但虎性凶猛,残忍好杀,故诗末以“未必能生擒”作结,表明虎虽有勇力,但其凶残本性,终是不足取。
此诗借咏虎,抒发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首句点明“虎”字。次句写“虎”之凶猛。“虎投”二字,说明“虎”已被捕捉。这一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气暴志匪深”四句写“虎”之威武。“气暴志匪深”是说“虎”的气势非常旺盛,其意志并不浅薄。“人所望而畏”是说人们见了“虎”都很害怕。“所宅在崎嵚”是说“虎”栖息的地方在山岩峻峭之处,更加显得“虎”的威武不凡。
五、六句写“虎”之威武。“出山谷”四句写“虎”之凶猛。“出山谷”是指“虎”终于挣脱了束缚,重获自由。“爪利牙齿森”是说“虎”的爪子锋利,牙齿尖锐,非常凶猛。“时乎出山谷”意思是说“虎”终于挣脱了束缚,重获自由。“岂无勉有力”,是说“虎”虽然有力量,但是没有节制,仍然会凶猛地伤害他人。“激烈尽杀心”是说“虎”虽然有力量,但是没有节制,仍然会猛烈地攻击他人,甚至不惜伤害无辜。
七、八句写“虎”之凶残。“我闻亦一快”四句写诗人的看法。“我闻亦一快”是说听到这样的事,我感到很痛快。“细思又沉吟”四句写诗人的思考。“细思”是说仔细思考,反复思索。“又沉吟”是说又沉吟了一会儿。“射石者”是猎人,“未必能生擒”意思是说猎人虽然勇猛,但是未必能够活捉这个凶猛的“虎”。“生擒”是活捉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猎人虽然勇敢,但是未必能够活捉这个凶猛的“虎”。
这首诗通过咏虎,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