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例饥困,世路方偪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俯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描述了一位书生在贫穷中坚持学习星学,并以此自勉的故事。
我们来看第一句:“书生例饥困,世路方偪仄。” 这两句话表达了书生的境遇和困境。书生通常生活贫困,世路狭窄。这里的“逼仄”形容了世道艰难。
第二句:“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困惑和无奈。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只能日复一日地苦闷度日。
第三句:“问之俯而答,初意岂今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他曾经有过希望,但现在却感到迷茫和无助。
第四句:“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他通过学习星学,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更好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对于时事的看法:第五句:“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看法。他认为时事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就像沉入海底的石头一样无法改变。
第六句:“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无奈。他感到即使有春天的温暖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寒冷,即使有水也无法激发内心的斗志。
第七句:“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接受。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星学,希望通过学习星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八句:“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他虽然努力生活,但最终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常。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第九句:“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他感到前途茫茫,无人能够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第十句:“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他决心通过学习星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十二句:“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他认为世事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像剥与复的过程一样,有着自己的规律。
第十三句:“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他明白,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财富,而是没有遇到真正理解他的人。只有遇到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