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湖光满,转山湖影凉。
得名因太白,起废自刘郎。
石镜三更见,荷花一丈长。
客来筹往事,兰草死犹香。

《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山水间的诗情画意

郭祥正的《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抒发友情之深的宋代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出郭湖光满,转山湖影凉。”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湖光山色之中,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的光辉;而山影婆娑,带来了一丝凉爽的气息。这样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预示着接下来诗中的丰富情感。

“得名因太白,起废自刘郎。”诗人借李白与刘禹锡之名,表达了对两位文人高洁品格的敬仰。他们的名字与作品,如同这湖光山色一般,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两位文人的贡献,也为全诗定下了庄重而又不失雅致的基调。

“石镜三更见,荷花一丈长。”此联中,“石镜”与“荷花”成为画面的主角,它们在夜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石镜映照月华,荷花则在夜色中舒展身姿。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使得这些自然景物更加生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客来筹往事,兰草死犹香。”尾联中的“兰草”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即使在死亡面前依然散发着香气。这句诗寓意深远,既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即希望友人能够铭记过去、珍惜眼前。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深厚的友情。诗句之间不仅相互呼应,更是情感与景象的自然流露。这种艺术表现力,无疑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湖光山色之间,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