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当炎热,翻如九月天。
晨兴重衣裌,夜宿尽防川。
船撼江声怒,楼侵雨气缠。
白头悲世态,何以度残年。
夏寒
三伏当炎热,翻如九月天。
晨兴重衣裌,夜宿尽防川。
船撼江声怒,楼侵雨气缠。
白头悲世态,何以度残年。
注释:
- 三伏当炎热,翻如九月天:指夏季的高温天气,如同九月份一样酷热难耐。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相当于阳历的7月到8月。翻如意为好像、仿佛,形容这种炎热感觉非常强烈。
- 晨兴重衣裌,夜宿尽防川:早晨起床后穿上衣服,晚上住宿时都要防范洪水。这里用“晨兴”和“夜宿”两个动作来体现夏日的艰苦和对安全的担忧。裌是古代的一种上衣,这里指穿得较多以御暑。川泛指河流,夜晚要防备河水涨起的危险。
- 船撼江声怒,楼侵雨气缠:船只被江水冲击,发出愤怒的声音;楼房受到雨水的侵蚀,缠绕着湿气。这两句描述了夏天江河激荡的景象。江声怒可能是指水流湍急的声音,而风雨交加则描绘了潮湿的环境。
- 白头悲世态,何以度残年:头发已经变白了,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残年表示晚年的时光,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无奈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的生活状态和感受。首句通过对比三伏与九月天的温度差异,表达了炎热的程度。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写了夏日的生活情景,包括早起穿衣、夜间防河等,展现了夏天生活的艰辛与对安全的担忧。最后两句则抒发了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时间更迭的无奈和悲哀。整体上,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夏日生活的不易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