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高卷倚危栏,望尽方知出世间。
江海交流云缥缈,楼台相映月回环。
薰成香界浑无地,化作天宫别有山。
京口瓜洲竟安在,梦醒却欲泛舟还。
【解析】
本诗为诗人游金山寺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登高望远,后四句写梦境幻境,最后两句写现实之梦醒。“珠帘高卷”一句,用典,珠帘高卷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东门行》中的句子;“望尽方知出世间”一句,写登临高处,放眼远望,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出世间”一句用佛家语。
【答案】
注释:
- 珠帘:指寺庙中的彩绘木格窗。
- 高卷:指把珠帘高高卷起。
- 危栏(lán):栏杆,多用来形容高楼。
- 出世间:佛教语,指离开人世间,进入涅槃境界。
译文:
高高的珠帘被撩起,我倚靠在栏杆上远眺。眺望了极目远眺,才知道人世间的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江水和大海交融在一起,云气渺渺茫茫,在缥缈中变幻无穷。楼台互相映衬,月亮也回环往复地运转。香炉熏染了整个世界,没有一点空间,化作了天宫的仙境。镇江、扬州一带,如今都在哪里呢?我梦醒后,想要再泛舟游览,回到梦中去过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当时作者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金山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这首诗就是诗人登上北固山顶时写的。
首联:“珠帘高卷倚危栏,望尽方知出世间。”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登金山之前的情景。首先说珠帘高卷,然后说倚靠栏杆远眺。诗人站在栏杆上远眺,只见青山绿水,烟霞飘忽,恍若神仙世界一般。“出世间”三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的无限感慨,他似乎要告诉世人:只有登上高山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真实意义啊!
颔联:“江海交流云缥缈,楼台相映月回环。”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江海之间云雾缭绕,楼台倒影在水中,月光也随着江流而回旋。诗人以大自然为背景,巧妙地表现了人间的繁华与宁静。
颈联:薰成香界浑无地,化作天宫别有山。这两句诗运用了佛教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只有达到佛教所说的“香界”,才能超脱世俗的纷扰,得到真正的自由。
尾联:京口瓜洲竟安在,梦醒却欲泛舟还。尾联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他不禁想起了京口、瓜洲等地的美景,但当他从梦中醒来时,却只想乘船回到梦中去过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