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帆贵池口,闻君高歌撞玉斗。
今朝至自大湖南,五溪新事为君谈。
一年往返七千里,乡国生还真可喜。
君家白醪应已熟,正好齐山泛黄菊。

【注释】

1.舟经池州:乘船经过池州。

2.夏寺丞:名不详,作者的朋友。

3.贵池口:指长江在贵池一带的入江处。

4.撞玉斗:用玉杯击节歌唱。

5.大湖南:即洞庭湖。

6.五溪新事:指作者自南归后所闻的新事。

7.乡国生还:家乡和国家都回来了。

8.真可喜:很可喜。

9.白醪(láo):美酒。

10.齐山: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一次旅途中,经过池州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信里说:去年我收帆回南方,听说你在贵池口高歌猛进,如今我又来到洞庭湖畔,你却远在大湖南,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今天我就谈点近来的所见所闻给你听吧。一年来我往返七千里,家乡和祖国都回来了,这真让人高兴。你的家酿的美酒应该已经熟了,正好可以一起泛舟黄菊之滨。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热烈,充满友情,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之作。此诗以“舟经”为题,从“舟”字入手,先写出诗人舟过池州、寄信给夏寺丞的行程与心情。然后才谈到池州的风光景物以及自己对池州的感受。

首句“舟经池州先寄夏寺丞”,说明这是一首寄赠之作。“舟经”是泛指旅行,而“池州”则是此次出行的目的地,也就是诗人此行的出发点。诗人乘坐小船经过池州这个地点,便把这次旅途的经历写成一封信寄给远方的朋友夏寺丞。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先”字,表现出他对这次通信的重视程度。

第二句“去年收帆贵池口,闻君高歌撞玉斗。”诗人去年离开池州时,曾听到过夏寺丞的高歌。“贵池口”指的是池州境内的长江入江口,也是诗人此行的起点。诗人在去年秋天从这里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家乡,返回故乡。当时他听到夏寺丞在那里高歌长叹,声音如同玉器撞击一般清脆悦耳。“闻君高歌撞玉斗”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夏寺丞高歌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今朝至自大湖南,五溪新事为君谈。”诗人在上一年秋天离开了池州之后,一直向南航行。今年春天他又回到了南方,来到了洞庭湖边。这时他已经听到了有关夏寺丞的一些新鲜的事情,于是他就把这些新事告诉给了夏寺丞。这里交代了诗人此次南下的时间。“五溪”是指沅水、酉水、武水、沁水和辰水,这几条河流流经湖南境内,所以被称为“五溪”。“新事”指的是这些地方发生的最新事情。这句诗表明,诗人此次南下的目的是去洞庭湖边与夏寺丞见面,同时他也想听听夏寺丞那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

第四句“一年往返七千里,乡国生还真可喜。”诗人此次南下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他却往返了七千里路。诗人之所以感到欣喜,是因为这一年时间里他能够回到家乡。这里的“乡国生还”是指诗人能够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君家白醪应已熟,正好齐山泛黄菊。”诗人在与夏寺丞会面时,特意提到了他的家乡酿酒的情况。他得知夏寺丞家酿的酒已经成熟,于是邀请夏寺丞一起去喝那香醇可口的家乡米酒。在这里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正”字,使诗句更富有情趣。“齐山泛黄菊”指的是齐山上的黄菊花开放,这里诗人用“泛”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意思是他要泛舟到齐山去欣赏那里的黄菊花海。

整首七绝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热烈,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