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峡天开控江水,水自䍧牁来万里。
端州正在双峡间,石室嵩台压孤垒。
谁倾北斗酌明河,化作七山平地起。
修萝高张翠羽盖,锦壁深藏赤凤髓。
鸣禽交应杵臼声,驯鹿见人行复止。
一洞能容百两车,三溪却接沧溟底。
仰瞻圆顶碧玲珑,傍穿小窦阴迤逦。
不应融结施镌镵,浪磅乳滴何年始。
森然物象难悉名,古图脱落犹堪比。
老龟闯首龙缩角,猛虎磨牙鲸卷尾。
又如壮士披肺肝,戴主之忠死无已。
苍崖题字多唐人,仿佛银钩唯二李。
山祇不放云雾开,海神屡汲蟾光洗。
欧阳古录遗此碑,我渍香煤传以纸。
寂寥相望三百年,乃有高才继瑰玮。
滁阳吴公富文采,来拥皇华宣使指。
霜威暂霁持谦尊,许接清游携酒醴。
长丝千结盘雕梅,簌簌并刀脍赪鲤。
寻仙未遇饮正豪,落日岚烟催返轨。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他以精湛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石室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北斗、七山、碧玲珑等,展现了石室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石室与周围的山水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双峡天开控江水,水自䍧牁来万里”两句描绘了石室所处的地理环境。这里的双峡指的是石室所在的峡谷,而“䍧牁”则是一种古代的地名,这里用来指代石室所在地的地形特征。这两句诗通过对峡谷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

“端州正在双峡间,石室嵩台压孤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室的规模和位置。端州位于双峡之间,而石室则是一座巍峨的建筑,它如同嵩山一般的高耸,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石室的描绘,展示了石室的雄伟气势。

“谁倾北斗酌明河,化作七山平地起”两句则将石室比作天上的北斗七星,暗示了石室的神秘和威严。同时,“化作七山平地起”一句也表达了石室的神奇之处,仿佛一夜之间就能从地面崛起。这两句诗通过对石室的描绘,赋予了石室一种神奇的力量。

“修萝高张翠羽盖,锦壁深藏赤凤髓”两句则描绘了石室内部的精美装饰。这里所说的“修萝”和“紫羽盖”都是形容石室内部的装饰品,它们色彩斑斓、美丽动人。而“锦壁深藏赤凤髓”则暗示了这些装饰品的珍贵和难得,让人不禁对石室的内部世界充满了好奇。

“鸣禽交应杵臼声,驯鹿见人行复止”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石室内部的宁静氛围。这里的“鸣禽”和“驯鹿”都是形容石室内的动物,它们似乎在静静地聆听着人们的脚步声,然后又悄悄地停下脚步。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一洞能容百两车,三溪却接沧溟底”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对石室的惊叹之情。这里的“百两车”是指巨大的车辆,而“三溪却接沧溟底”则暗示了石室与大海之间的距离。这两句诗通过对石室规模的描述,展现了石室的巨大和宏伟。

整首诗通过对石室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和神秘的传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石室内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石室的神秘氛围和独特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石室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