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
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斗龙蛇起。
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
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
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
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诗句的含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以确定各个选项正误。本题要求“赏析”,赏析一般包括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表现效果等方面。考生要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1)

首联: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邑城东南一百里,穿过荒芜的山路渡过重重的水流。邑城,即城市,古代县治所在地。百馀里,表示距离。

(2)

颔联: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林中树木倾倒,道路曲折,深谷突然开阔,高峭的崖壁上部高悬于天空中间。

(3)

颈联: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上面没有相连,下面没有支撑,雕刻在岩石上的难以构成图画,难以比拟。

(4)

尾联: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回旋环绕的岩石洞穴晶莹洁白,月光映照出湖面波光粼粼。

(5)

颔联: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斗龙蛇起。石鼓白天轰鸣如雷声,云朵飘荡如雨滴。金鸡夜间啼叫如雷霆,像龙蛇一样的云雾从天而起。

(6)

尾联: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成公讲经已经过了千年,记载在他的碑文上仍然很新鲜。事载,记事,这里指碑文。

(7)

颈联: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我平生酷爱佛学,追求虚空之境忘掉了世俗的机巧而探究玄妙之道。

(8)

颔联: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暂时来到这座圣地,神气更加清爽,况且又承蒙高僧指点迷津挥动拂尘。

(9)

颈联: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晋颙领悟了大道成为天下的导师,云琏的名声从我开始。

(10)

末联: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在寺院内精蓝的聚会由我们三人主持,使众多的僧人都归依佛法并感到快乐。

(11)

尾联: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今日我们又来到名山游览,登上宝阁珍珠般的楼阁一同实践修行。

(12)

尾联: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达到了无生不生的真谛,一声猿啸响彻在清新的风中。

【答案】

译文:

离城东边一百多里的地方,穿过荒山野岭渡过重水河。森林倾倒道路弯曲,深深的峡谷豁然开朗,陡峭的高崖半空凌驾。上面没有连接,下面是根基,雕刻在岩石上的难以构成图画,难以比拟。回旋曲折的洞窟碧绿透明,月光映照出湖水波光粼粼。石鼓日夜轰响如同下雨,金鸡夜晚啼鸣好像龙蛇升腾。成公讲经已经有一千年历史,记载在他碑文中还非常新颖。我生平酷爱佛学追寻虚空之境忘掉了世俗的机巧而探究玄妙之道。

赏析:《重阳日同修颙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四十六字,共八句,写诗人游历名山寺观的经历及感悟。

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交代了行程的远近和时间的久长。“百馀里”说明路途遥远,作者用了“穿尽”二字来形容其艰险程度。“重水”是地名,也是沿途的河流名称。“荒山”是形容沿途的自然环境。这两句描写了旅途中的艰难。接着写到达目的地后见到的景象。

颔联写到了所到之处的景色。“林倾路转大壑开”,是说树林倒伏,道路曲折,深谷突然开阔;“峭壁崔嵬半空倚”,是说高高的悬崖耸立在半空中。这两句写出了到达后的所见景色,突出了环境的险峻。“上无勾连下无根”一句写出了环境之险峻,也暗示着此行的不易。“镌镵难成画难比”一句更是写出了环境的险峻程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此行的心情。

尾联写诗人在寺院中的感受,“精蓝际会付三人”,意思是说寺院的聚会由我们三人主持,这里的“精蓝”指的是寺院,“际会”,是聚会的意思。“净众如归闻法喜”,意思是说众多的人归附佛法并感到快乐,这里的“净众”指的是众多的人,“法喜”指的是佛法带来的喜悦。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寺院中的感受。

颈联写诗人的感悟。“成公说法已千年”,是说成公讲经已经有一千年历史;“事载龟趺尚新美”,是说事情记载在他碑文上仍然很新鲜。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佛学的感悟。“嗟予平生慕佛学”,诗人说自己一生酷爱佛学追逐虚空之境忘掉了俗世的机巧而探究玄妙之道,这是诗人的自我描述。“暂来福地神愈清”,意思是说短暂的停留让这里的神气更加清爽;“况接高禅挥麈尾”,意思是说并且有幸接受高僧指点迷津挥动拂尘,这是对诗人的描绘。

尾联写诗人的感悟。“晋颙悟道天下师”,意思是说晋颙领悟了大道成为天下的导师;“云琏声名自予始”,意思是说云琏的名声从我开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佛学的理解。“精蓝际会付三人”,意思是说寺院的聚会由我们三人主持;“净众如归闻法喜”,意思是说众多的人归向佛法感到快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佛学的实践。“达了无生无不生”,是说达到了无生不生的真谛;“一声猿啸清风里”,是说一声猿啸响彻在清新的风中。这是诗人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