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茅颇幽独,物景资所好。
修篁清风来,远渚晓烟冒。
才短难趋时,囊空不忧盗。
静几无纤尘,焚香读真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分析即可。
“溪上闲居”句:在溪边隐居。衡茅,简陋的房屋。这句写自己闲居于溪边小屋中,生活清苦而幽雅。颇,很;资,因;所好,所喜好的东西。
“修篁清风来,远渚晓烟冒”句:高高的竹林中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远处江洲上的雾气升起。修篁,高大挺拔的竹丛;清,清凉;冒,升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志趣与抱负。
“才短难趋时,囊空不忧盗”句:才能不高,难以迎合时势,钱财不多,不必担心被偷。才、财二句写出了自己处境艰难,但依然能保持一种恬淡从容的心境。
“静几无纤尘,焚香读真诰”句:安静的书案上没有一丝尘埃,点着香炉读书诵读《真诰》,这是说在僻静之处读书,不为尘世烦扰。真诰,道教经典,这里指《真诰》。
【答案】
译文:
衡茅(简陋的房屋)里住得十分幽雅,物景(景物)都是我所喜欢的东西。
高高的竹林中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远处江洲上的雾气升起。
才能不高,难以迎合时势,钱财不多,不必担心被偷。
安静的书案上没有一丝尘埃,点着香炉读书诵读《真诰》。
赏析:
首联是说自己居住在溪边的茅屋之中,虽然简陋但却十分幽雅。颔联写自己独处幽室之时的感受。高高的竹子之间,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远处江洲之上,升腾起一层淡淡的烟雾。颈联写自己虽身处陋室,但并不因此消沉丧气。因为自己的钱财并不多,所以不用担心盗贼会来偷窃。尾联是说自己在静谧的环境中读书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