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未弱冠,与君昆弟游。
各怀经纶业,壮气凌阳秋。
知音得袁宰,鉴赏称琳璆。
君家天地崩,泣血城南陬。
释服就乡举,名姓必见收。
数为礼部黜,考命宁怨尤。
子山仅五十,感疾遽不瘳。
子美如孤鸿,哀鸣大江头。
其声最酸楚,闻者皆涕流。
有才多困蒙,此理不可求。
我初佐星子,老守如素仇。
避之拂衣去,寓迹昭亭幽。
篇章自此富,写咏穷欢忧。
慈母待禄养,复尉湓浦州。
随辟宰环峰,碌碌三载周。
才归遭酷罚,五体戕戈矛。
旦夕期殒灭,馀生安敢偷。
粗能襄事毕,寒饿妻儿羞。
复入湖外幕,万里浮扁舟。
几葬江鱼腹,迍邅百端愁。
到官未三月,开疆预参谋。
招降五万户,给田使锄耰。
论功辄第一,谤语达冕旒。
得邑敢自诉,断木当沉沟。
儿女相继死,泣多昏两眸。
脱去殊未能,游鳞已吞钩。
【注释】
①昆弟:兄弟。②经纶:治理国家,筹划事务。③凌阳秋:形容气势磅礴。④袁宰:即袁宏道。⑤琳璆:美玉。⑥崩:倒塌。⑦城南陬:城南角落。⑧释服:除去丧服。⑨礼部黜:被礼部罢免。⑩子山:指袁宏道。⑪孤鸿:孤独的大雁。⑫哀鸣:悲鸣。⑬酸楚:悲伤。⑭老守:年迈的官吏。⑮素仇:素有的冤仇。⑯拂衣去:拂袖而去。⑰昭亭幽:昭亭,地名,在今江西宜春县西。⑱篇章自此富:从此文章丰富起来。⑲写咏穷欢忧:抒发忧愤。⑳慈母:对母亲的敬称。㉑复尉湓浦:被任命为湓浦(今江西九江)知县。㉒随辟:随着官府调动。㉓开疆:开拓疆土。㉔招降:招抚降服。㉕给田使锄耰:给百姓土地,使他们从事耕作。㉖论功辄第一:每次论功,他都是第一名。㉗谤语达冕旒:诽谤之语直达皇帝耳中。㉙得邑:得到封地。㉚断木当沉沟:比喻处决罪犯。 ㉛儿女相继死:儿子、女儿相继死去。㉝脱去殊未能:想摆脱困境,但未能成功。 ㉞游鳞已吞钩:比喻自己像鱼一样,虽然逃脱了,但也被捕杀。
【赏析】
此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徐文长传》,记载作者对同乡好友徐渭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的评价。
首联“念昔未弱冠”,回忆少年时期,与友人共同游历,情同手足。颔联“各怀经纶业,壮气凌阳秋”,描述两人各有抱负,志向远大,豪情万丈。颈联“知音得袁宰,鉴赏称琳璆”,赞扬徐渭为知己所赏识,其文才如美玉般珍贵。尾联“君家天地崩,泣血城南陬”,表达了因徐渭遭逢不幸而产生的悲痛之情,如同天崩地裂一般。
中间四联描绘了徐渭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五到八句写他屡试不第,生活困顿,遭受迫害的情景。九到十六句写徐渭虽遭贬谪,但仍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感人至深,深受人们喜爱。十七到二十句写徐渭在官场上的挫败,以及因才华出众而受到他人的嫉妒和陷害。最后四句则表达了徐渭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徐渭的一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