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三百寺,此寺最辉焕。
石开千丈渠,泉飞日华乱。
供僧无定员,连床接云汉。
经营始十载,物物悉已换。
上人固多才,不独悟禅观。
其师老黄蘖,简肃众所惮。
承音既亲切,妙顶醍醐灌。
登门已清凉,定步济彼岸。
融融接软语,群疑自消泮。
每游即忘还,微风洒尘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净众院赠蒙禅伯》。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南州三百寺,此寺最辉焕。
“南州”指的是南方的州郡,这里泛指中国南方地区。“三百寺”可能是指南方某地区的寺院数量。“此寺最辉焕”表示这所寺庙在众多寺庙中最为辉煌和光彩夺目。

石开千丈渠,泉飞日华乱。
“石开千丈渠”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石头开凿成了长长的渠道,水流湍急,宛如千丈高的瀑布。“泉飞日华乱”则描绘了泉水飞溅的景象,太阳的光芒与泉水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绚丽多彩。

供僧无定员,连床接云汉。
“供僧无定员”意味着寺庙里僧侣众多,没有固定的人数。“连床接云汉”形容僧侣们聚集一堂,如同天空中的星宿一般,连绵不断。

经营始十载,物物悉已换。
“经营”在这里指的是寺庙的建设和发展,“始十载”表示从开始修建到现在已有十年时间。“物物悉已换”意味着寺庙内的一切事物都在经历着变化,一切都焕然一新。

上人固多才,不独悟禅观。
“上人”指的是寺庙里的僧人或修行者,“固多才”表示他们确实有很多才能和智慧。“不独悟禅观”意味着这些僧人不仅理解禅宗的道理,还能够将之应用到生活中去,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师老黄蘖,简肃众所惮。
“其师”指的是寺庙里的高僧或导师,“老黄蘖”可能是指一位年纪较大且具有深厚禅宗造诣的高僧。“简肃众所惮”表示这位高僧的威严和简朴令人敬仰,使得其他人都感到敬畏。

承音既亲切,妙顶醍醐灌。
“承音”指的是接受教诲的声音或者言辞,“亲切”表示这种声音或言辞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妙顶醍醐灌”比喻这种教导如同甘露一样滋润人心,使人顿悟佛法真谛。

登门已清凉,定步济彼岸。
“登门”指拜访寺庙,“已清凉”表示拜访后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宁静。“定步济彼岸”比喻通过修行达到了解脱的境地,不再为世间烦恼所困扰,能够安然度过生死轮回。

融融接软语,群疑自消泮。
“融融”形容和谐融洽的氛围,“软语”可能指的是柔和而温和的言语。“群疑自消泮”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逐渐消散,内心变得平静和安宁。

每游即忘还,微风洒尘汗。
“每游即忘还”意味着每次游览寺庙时都会忘记时间的流逝,陶醉于其中。“微风洒尘汗”描写了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以及清新的空气,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好,同时也表现了寺庙内僧人的智慧与修养、高僧的威严与亲和力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