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作渊明去,宁为祖逖先。
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
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
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
【注释】
拟作渊明去:拟想自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
宁为祖逖先:宁愿做祖逖那样,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不愿做隐逸之士。
筑庐须近水:建房屋时必须靠近水源,比喻居处要方便。
卖剑且求田:卖了剑后,再买土地耕种。
短烛窥今古:用蜡烛的光线来照亮古今的历史。
清樽乐圣贤:清酒一杯,可以愉悦圣贤。
卜邻真有意:选择邻居时真有想法。
相与庆馀年:共同庆祝余生。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作者杜安行见友人杜淹寄给他的《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即答谢之辞。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对友人志向的钦佩,以及与朋友共同进退的愿望。
首联“拟作渊明去,宁为祖逖先”,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祖逖的敬仰之情。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而祖逖则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以忠诚报国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诗人在这里表示了自己想要效仿他们的志向,即追求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颔联“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理想生活状态。他认为建房需要靠近水源地,以便获得充足的水资源;而卖剑则是为了购买土地,以便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追求。
颈联“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则是对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通过使用蜡烛的光线照亮古今的历史,以及清酒一杯可以愉悦圣贤的表达,寓意着人生短暂而美好,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尾联“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则是对友谊的祝福和期待。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邻居,共同度过余生。这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既展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态度,又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