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
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
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
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
【注释】
矫矫:矫矫,形容人或物挺直而高远。明天末:指天明时分。谁将绛帐供:谁能把绛帐(红色帷幔)提供出来给皇上用?绛帐,古代帝王的仪仗,此处借指皇帝。薄翳:薄薄的云层。晴日放先锋:晴天时放晴的太阳是先锋(比喻光明)。群目散愁容:一群百姓的眼中充满了忧愁。
【译文】
朝阳初升,天边红彤彤的彩霞在慢慢退却,这时,谁能将那红色的帷幔提供给皇上呢?天空中的阴云逐渐消散了它的轻遮,露出灿烂的晴天和阳光,它像一位勇敢的先驱者,带领着万物向着光明前进!道路旁,可以看到行旅们匆匆而过;田野里,可以看见老农们在辛勤耕作。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大家都在为这美好的一天欢欣鼓舞。但是,当看到这一片大好形势时,那些曾经遭受战乱之苦的人,他们的眼中也流露出一种愁绪。
【赏析】
《朝霞》一诗写诗人清晨观朝霞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通过描绘朝霞、行人、农民、百姓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人民安宁的赞美之情。首联“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诗人以“矫矫”来形容朝阳的壮美,暗示着国家即将摆脱战争的苦难,迎来和平的日子。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绛帐”这一典故,暗示着朝廷需要贤才来辅佐治理国家。颔联“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这句诗则进一步描述了朝霞的景象。“阴云”象征着战乱与黑暗,而“薄翳”则意味着这些乌云即将消散,预示着国家将迎来新的希望与光明。尾联“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这里,诗人通过对百姓情绪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担忧。然而,当看到这一片大好形势时,那些曾经遭受战乱之苦的人们,他们的眼中也流露出一种愁绪。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加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