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飞六出,景色兔园同。
桂树非摧月,杨花不起风。
布银成世界,屑玉满虚空。
此地知丰乐,如何答上穹。
【注释】
六出:雪花。兔园:指汉代辞赋家扬雄的别墅,位于长安城北。
桂树:即桂花树,这里泛指树木。摧:折断。
杨花:《诗》:“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古人对杨花的代称。这里指柳絮。不起风:指柳絮飘飞。
布银:指雪花。
屑玉:指柳絮。
丰乐:富足快乐。
上穹:苍天,指天空。
【赏析】
《十二月十三日喜雪二首》为唐代诗人高骈所做组诗作品。此诗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其一:
“缤纷飞六出,景色同兔园。”
译文:雪花纷纷扬扬地飞舞下来,景色如同在兔园一样。
注释:六出:古代传说,天上的神仙有六个女儿下凡,她们分别化身为松、竹、梅、桃、李、杏等植物,人们叫它们“腊梅”。这里的“六出”是指六种植物。兔园:指汉扬雄的别墅,在长安城北。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雪花纷纷降落的景象,通过“缤纷”二字,把雪花飞舞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兔园”也是诗人笔下的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美好的景象和欢乐的氛围。
其二:
“桂树非摧月,杨花不起风。”
译文:桂花树不会被月光折断,柳絮不会随风飘荡起来。
注释:“桂树”:桂花树。“桂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坚韧的品质,而“摧月”则暗指月光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折断它。“杨花”:柳絮。“起风”则是指风吹动柳絮。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来强调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认为自然之力是强大的,但同时也要顺应自然,不要过分破坏自然。
其三:
“布银成世界,屑玉满虚空。”
译文:雪花像银色的布匹一样铺满了整个世界,柳絮像玉石一样洒满了整个空间。
注释:布银:形容雪花密集地覆盖着大地。
屑玉:形容柳絮轻盈地飘散在空中。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雪花和柳絮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此地知丰乐,如何答上穹?”
译文:在这里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我们如何能回报给苍天呢?
注释:丰乐:指丰收的喜悦。“上穹”:指苍天,天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回报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