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深百尺,潜物晦其真。
雨施时为润,渊居每自珍。
飞腾应有道,变化岂无神。
直待功成日,驱云上紫宸。

【注释】

云溪杂咏:即《云溪杂咏集》。《云溪杂咏》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

寒潭深百尺,潜物晦其真。

寒潭:深冷的水池。

潜物:隐居在深水中的动物。

晦:隐没。

时为润:有时滋润万物。

渊居:深水居住。

自珍:自我珍惜。

飞腾:升上天空或迅速前进。

应有道:应该有道路。

变化:事物的变化。

神:神妙、神奇。

直待功成日:直到有成就的那一天。

驱云上紫宸:使云雾飘向皇宫。

【赏析】

此诗是元稹的一首咏物诗,借咏鱼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全诗四句,前两句咏鱼之性状;中间两联,写鱼之行动与生活习性;后两句,言鱼之志向和抱负。

首句“寒潭深百尺,潜物晦其真”,描写了潭水很深,鱼儿在里面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寒潭”指深水,“潜物”指躲藏的动物,“晦”字说明鱼儿不轻易显露真面目。这一句写出了鱼儿善于掩蔽自己的特点,也暗含出诗人自己谦虚谨慎、不轻易显露才能的品格。

第二句“雨施时为润,渊居每自珍”,说鱼儿在水中受到雨水的滋润而生活得更好,鱼儿在深水里居住很珍贵。这两句进一步突出鱼儿的机敏、智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句“飞腾应有道,变化岂无神”,说鱼儿要飞上天空必须找到路,变化成神怪的样子也不是没有可能。这里既肯定了鱼儿的机敏、智慧,又表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表达了诗人对实现伟大理想的信心。

末句“直待功成日,驱云上紫宸”,说只有到了取得成就的时候,才能像鸟儿那样飞向紫禁城,去接受皇帝的接见。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又是诗人对自己努力的方向的概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