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白风清古寺虚,客来萧散兴何殊。
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
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
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江白风清古寺虚,客来萧散兴何殊。
- “江白风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古寺虚”意味着古寺虽在,但空无一人,增添了一种静谧和寂寥之感。
- “萧散兴何殊”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心情,他们兴致高昂,不受世俗纷扰。
- 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
- “水涵疏树千寻净”形象地描绘了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稀疏的树木,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尘到幽亭一点无”则用“一点无”来形容外界的尘埃无法触及这座幽静的亭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
- 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
- “天际昏烟迷小艇”描绘了夕阳下,天空被薄雾笼罩,小舟在其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 “林端落日射浮图”则通过光线的角度和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 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
- “欲添楚屿深秋意”表达了诗人想要增添一份深秋时节的意味,可能是为了表达季节的变化或是某种情感的变化。
- “好向沙洲养橘奴”则是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橘子相伴,享受悠闲的时光。这里“橘奴”可能指的是橘子园里的工人,或者是诗人自喻为橘子,寓意自己如同橘子一般,甘甜而充实。
译文:
江水清澈、微风轻拂,寂静的古寺显得空旷而神秘;客人来访,心情愉快,兴致勃勃。水波中飘荡着稀疏的树影,显得格外宁静;尘世的喧嚣无法侵扰这座幽静的亭子。暮色降临时,天际的烟雾缭绕,仿佛将小船遮蔽;夕阳西下,树林的边缘映衬着落日余晖,犹如一幅动人的画面。我渴望在这深秋时节增添一份诗意,便向往那片沙洲,那里有我心爱的橘树和辛勤工作的橘奴。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交融之作。诗中通过对古寺、水、树、亭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卷。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