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涂何就窘,士节要安常。
逐物终迷路,看书免面墙。
借邻通隙地,对壁敞幽房。
架插三冬史,炉薰一炷香。
丛兰分晚吹,疏竹罅晨光。
济难嗟无策,攻愁赖有方。
稍知休簿领,谁暇剡封章。
池草春成梦,案萤秋满囊。
良朋来款曲,佳句为铺张。
功业奚须问,前贤拟杜康。

【注释】

和时升贻斋阁十韵:和时升给张贻斋的阁楼。

吏涂何就窘,士节要安常。吏途艰险,应安守正道。

逐物终迷路,看书免面墙。读书可以明志,不因外界诱惑而迷失方向。

借邻通隙地,对壁敞幽房。邻居间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借用空地建房居住。

架插三冬史,炉薰一炷香。在架子上摆放三卷史书,炉中点燃一炷香。

丛兰分晚吹,疏竹罅晨光。兰花香气沁人心脾,清晨阳光穿透疏竹缝隙。

济难嗟无策,攻愁赖有方。面对困难,感叹自己没有对策;但依靠自己努力,可以克服忧愁。

稍知休簿领,谁暇剡封章。知道应该放下繁琐工作,谁会有时间来封书信呢?

池草春成梦,案萤秋满囊。春天池中的水草像梦境一样美丽,秋天案头的萤火虫如点点星光。

良朋来款曲,佳句为铺张。好朋友们来访,我为他们吟唱诗歌助兴。

功业奚须问,前贤拟杜康。功业不必问,前贤如杜康能自酿美酒。

【赏析】

这首《和时升贻斋阁十韵》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篇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持自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首四句写诗人在仕途上的艰难处境和坚守原则的决心。诗人认为,官场的艰难使得他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决定远离官场,专心学问。“吏涂何就窘”意在说仕途之路多么崎岖曲折,“士节要安常”意在表达坚守道德原则的决心。

后四句写诗人通过阅读书籍和欣赏自然美景来寻找生活的寄托和乐趣。“借邻通隙地”意在说明利用邻居的空间来扩展个人空间;“对壁敞幽房”意在表达通过与邻居的交流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架插三冬史”意在表现诗人通过阅读古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炉薰一炷香”意在表达通过静心修行来净化心灵。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良朋来款曲”意在描绘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佳句为铺张”意在表明通过创作诗歌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