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有定数,天地无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岂难穷。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轨,火云日燔空。
晨兴迨晚暮,危坐沸鼎中。
一夕四五起,倦鸟思逃笼。
扇手腕几脱,所招皆温风。
年来复何罪,遭此炉炭烘。
迅雷空殷殷,微雨只蒙蒙。
燋燃到草木,禾稻忧不丰。
颇闻炎瘴地,威势增祝融。
又闻大热狱,食饮浑洋铜。
法法惟心造,报应万不同。
吾家有云溪,竹间二水通。
入门爽毛骨,清绝广寒宫。
插羽欲飞去,免为旱魃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恭南酷热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炎热天气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阴阳有定数,天地无全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认为阴阳五行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天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偏雨或偏旸,消息岂难穷”揭示了天气变化的无常性,无论是偏雨还是偏阳,都是自然现象的正常表现,而天气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测。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描绘了夏季时节的天气状况,孟仲为农历四月份,季月则为农历六月,这两个月份的降水量较大,而夏季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赫曦不停轨,火云日燔空”形象地描述了太阳高悬于天空,阳光炽热如火,天空被火焰一般的云彩覆盖,给人一种强烈的热感。

“晨兴迨晚暮,危坐沸鼎中”描述了诗人在炎热的早晨开始工作,直到傍晚才结束,他如同坐在沸腾的锅中一样感到闷热。

再后,“一夕四五起,倦鸟思逃笼”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连续几晚都被热醒的情况,疲惫的鸟儿想要逃离热笼。

“扇手腕几脱,所招皆温风”描述了诗人为了降温不得不扇动手臂,但风扇却只带来微风,无法真正驱散热气。

“年来复何罪,遭此炉炭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高温的无奈和委屈,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却遭受这样的待遇。

“迅雷空殷殷,微雨只蒙蒙”描述了雷声轰鸣,大雨却只是轻轻飘落,无法带来足够的凉爽。

“燋燃到草木,禾稻忧不丰”描绘了高温使得草木枯萎,农作物受损,农民们担忧收成。

“颇闻炎瘴地,威势增祝融”提到了炎热的地带,气候更加炎热,连祝融氏也感受到了这种威势。

“又闻大热狱,食饮浑洋铜”形容了炎热的监狱里人们的饮食都像海水一般浑浊。

“法法惟心造,报应万不同”则表示一切都是由心所造,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整首诗通过对炎热天气的描绘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困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