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不行,时君目腐儒。
乱邦难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语,与此意何殊。
一木异舟楫,波涛宁可逾。
愤世有激尔,盖用警聋愚。
季路犹未达,而况他人与。
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区。
两脚倦远涉,局蹐西南隅。
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
兴发撑小艇,郁堙聊一舒。
【注】
桴:鼓,用来发出声音。乘桴:即“击桴”。
季路: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季路。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失望情绪。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到了极点,连孔子也难以立足了。
第三句诗中,作者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状况。他认为在这个乱世之中,很难找到可以安身的地方,于是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九夷去居住。
第四句诗中,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他说:“我打算在这片土地上,像击鼓一样发出声音,以此表明我的决心和意志。”
第五句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过于拘泥于小节,而应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第六句诗中,作者以“愤世”二字总结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虚伪和欺骗,只有通过激浊扬清才能拯救这个腐朽的世界。
第七句诗中,作者又回到了自己的话题上。他认为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
第八句诗中,作者以季路为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情。他认为像季路这样的人尚且难以理解这个道理,更何况其他人呢?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这个充满虚伪和欺骗的社会所迷惑。
第九句诗中,作者以“兵戈”二字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在这个时代,战争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带来的灾难。
第十句诗中, 作者以“局蹐”二字形容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无奈。他在西南角的狭小空间里生活,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然而,他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断努力向前。
第十一、十二句诗中, 作者以“临深”和“长江”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人生就像一条长江一样,既有波涛汹涌的激流险滩,也有平稳宁静的平湖浅滩。只有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最后两句诗中, 作者以“兴发”二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他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是仍然怀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他要用撑起的小艇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追求,希望借此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