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都扫迹,烈日正燔空。
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
四山浑束热,一叶不吹风。
屈指秋期近,清凉四海同。
【注释】
三首:本诗为第三首,是作者对炎热的感叹。“苦热”指酷热。苦,甚。三首,指诗篇有三。纤云:微风。都扫迹:把云彩吹得无影无踪。烈日:猛烈的太阳。燔(fán):烧。人立洪炉上:人站在炽热的火炉上。鱼游沸鼎中:鱼在滚烫的水里游动。沸鼎,古代一种铜制烹饪器具,其底呈圆形,中间有孔,可放入食物。四山:周围的山。浑束热:全部被热气包围。四山浑束热:四周的山峰全被热气包围。一叶不吹风:一片叶子也没有受到风吹拂。四句写周围环境之热。屈指:伸指计算,即数数的意思。秋期:秋天的期限,指农历七月或八月。近:将近。两句写自己盼凉快的日子。清冷:清凉而冷静。四海:指天下、人间。同:相同。两句写希望天下人都能感受到清凉。
【赏析】
《苦热三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之一。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前六句以极其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炎炎夏日人们所处环境之热和心情之苦,后两句抒发了自己盼望凉快日子的心情以及期望普天之下的人都能得到凉爽的心愿,表现了诗人对炎热夏天的厌恶之情以及对清凉世界的向往之心。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将炎热写得惊心动魄,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心为之颤。诗人抓住夏天的特点,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太阳比作烈火,将大地比作火焰,使读者感到一股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令人无处藏身。诗人还运用拟物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人们比作“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炼狱之中,无法忍受这股热浪。
诗的后四句,诗人没有继续描写炎热,而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渴望清凉、享受清凉的愿望。诗人将自己比作“一片叶子”,希望“不吹一风”。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自己比作一片落叶,希望能像它一样随风飘荡,不受热浪的折磨。诗人还用了一个反问句式,“四山浑束热,一叶不吹风”,表达了自己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天气的描写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天的厌恶之情以及对清凉世界的向往之心。同时,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