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靡涉多歧,迷涂争求捷径。
采御未免摇精,道引止能祛病。
服食一藏偏强,烧炼千金或罄。
纷纷小法小功,往往匪清匪净。
那知反照内观,专在致虚守静。
况始生之神气,即本来之性命。
源深其流必长,根固其叶斯盛。
刳心自契真空,减息终成大定。
谓虚固可集道,非睿不能作圣。
夫人受中以生,惟我独得其正。
斡旋天地之机,提挈阴阳之柄。
每嗟坐禅学佛,有似磨塼作镜。
聚块积尘非理,槁木死灰失性。
直须大用见前,方是真仙究竟。
不生故能生生,古语由来堪听。

【解析】

此首诗是一首道教歌诀,主要阐述道教养生的主张和原则。全诗以“大道”为纲,从“采御”、“服食”、“烧炼”、“小法”等方面,论述道家养生的方法;然后从虚静、无为、守静三个方面,论述道家养生的原则;最后说明道家养生的根本在于“直须大用见前”。

“大道靡涉多歧,迷涂争求捷径”:大道路不经过歧路,在迷途中竞相寻找捷径。

“采御未免摇精”:采药炼丹,不免动摇精神,损害身体。

“服食一藏偏强,烧炼千金或罄”:服用药物,只注重某一方面(如一藏),而忽略其他方面(如二藏);烧炼金丹,耗尽了千金家产。

“纷纭小法小功”:各种杂七杂八的方法和功夫。

“反照内观,致虚守静”:反过来观察自身,进行自我反省,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虚静的境界。

“况始生之神气,即本来之性命”:更何况你出生时的神气和本来的天性和生命?

“源深其流必长,根固其叶斯盛”:源头深厚,它的水流就一定会很长;树根牢固,它的枝叶就会很茂盛。比喻根基扎实才能使事物兴旺发展。

“刳心自契真空,减息终成大定”:剖开自己的心来与道合一,减少妄念,最终能进入大定境界。

“谓虚固可集道,非睿不能作圣”:认为只要虚心就可以聚集道,没有智慧就不能成为圣人。指修道者要谦虚下心,勤于修道。

“夫人受中以生,惟我独得其正”:人们通过生育得以生存,只有我最能得到正确的道理。

“斡旋天地之机,提挈阴阳之柄”:掌握调节天地运行的机枢,操纵着阴阳变化的权力。

“每嗟坐禅学佛,有似磨塼作镜”:每当赞叹修行学佛的,就像磨砺石头做镜子一样。比喻学佛修道,应脚踏实地,不可空谈。

“聚块积尘非理,槁木死灰失性”:堆积起尘土的东西不是合理的,干枯的树木和死去的灰烬失去了本性。比喻修道者应该远离尘世烦扰,保持清静的心态。

“直须大用见前,方是真仙究竟”:必须到大用显现之前,才是真正的神仙。

“不生故能生生”:如果不产生万物,那么万物就能生生不息。

【赏析】

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一部分,主要阐述道家养生的主张和原则。全诗以“大道”为纲,从“采御”、“服食”、“烧炼”、“小法”等方面,论述道家养生的方法;然后从虚静、无为、守静三个方面,论述道家养生的原则;最后说明道家养生的根本在于“直须大用见前”,方是真仙究竟。

诗歌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大道”开始,讲述养生的基本方法——采御、服食、烧炼、小法等。第二部分从“反照内观,致虚守静”开始,讲述道家养生的原则——虚静、无为、守静。这两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前者讲述养生的方法,后者讲述养生的原则,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归宿。

整首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含义丰富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诗歌以道为本,以养为要,强调了修道者要有正确的心态、方法和原则。同时,诗歌还提倡了道家的一些修炼方法,如采御、服食、烧炼、小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道家常用的修道手段。此外,诗歌还对道家的一些经典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比如“直须大用见前,方是真仙究竟”,表达了一种对大道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非常简洁明了,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适合作为道教歌诀,还可以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入门读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