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涣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再和二首·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涣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

译文:
在大海中航行必须借助船只,攀登高山应当寻找路径。
我经常感慨自己的修炼方法不正确,就像服药后又加重了病情。
遇到别人应该向他询问渡口和方向,心中有意图但行为却像敲着丧钟一样。
更何况遇到有远见的人,能够早早看清事物的本源。
七情如同冰雪般纯净,一性犹如清澈的深渊那样平静。
虚怀若谷能领悟大道的真谛,恬淡从容地顺应自然规律。
外界的侵扰消亡了,内心的国家也就会兴盛起来。
最初坚守一种平和的态度来调和万物,这样内心就会产生安宁。
教化不倦地施行于仁爱之中,德行被人们称为圣人。
所以玉石如果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器,只有树木经过修剪才能笔直挺立。
要想明白真正的道理,需要明白老师所指出的药物。
依赖元神作为根本,这是修道的根本。
大道往往有很多岔路让人迷失方向,只有至高无上的智者才如镜子般明澈。
为什么不经常去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呢?
这样做可以避免大的迷惑影响本性。
家门庭院既然已经通向了真理,那么根茎的枝叶也应该彻底探究。
直到超越生死的界限才能真正悟道,那时才知道聋子善于聆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道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有远见的人的行为,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避免在追求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诗中的“至人”一词,代表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那些能够洞察事物本质、明辨是非的人。他们的智慧如同明亮的镜子,能够反映出事物的真相。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