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渫,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支筇杖少徜徉。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陈宓(1150—1226)的《题梅仙山》。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
- 诗题“题梅仙山”表明这首诗是在描述或纪念梅仙山。
-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解释:作者自称是隐居的人,现在居住在南昌市,他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地方寻找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
赏析:诗人用“先生”自指,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寄南昌”暗示了自己居住地与梅仙山的距离,展现了他为了寻找心灵寄托而跋涉千里的决心。
- “汲水尚怜春井渫,藏丹犹发夜坛光。”
解释:在春天,我仍然觉得井水清澈甘甜;夜晚祭坛上仍然闪烁着光芒。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对传统宗教仪式的虔诚。诗人不仅欣赏自然环境的美丽,也尊重传统的宗教信仰。
-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解释:一只鹤飞回巢穴,但看不见它的同伴;云层深处传来犬吠声,太阳自行升起。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鹤的归来象征着某种结束或回归,而犬吠声则是对孤独或寂寞的一种表现。同时,“日自长”可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或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支筇杖少徜徉。”
解释:我打算再次拜访这些遗迹,手中拄着筇杖慢慢漫步。
赏析:诗人表示想要再次访问这些地方,以缅怀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这种怀旧之情溢于言表。筇杖是一种轻便的旅行工具,象征着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亲近。
这首诗通过对梅仙山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整体上,诗风古朴自然,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读后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