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但遮眼,有位亦养疴。
养疴犹近名,遮眼已患多。
聊复岁晏尔,柰此人远何。
声光正横空,议论如悬河。
宜君见别轻,款曲理则那。

【注释】

范宪东叔:范镇,字希文。范蜀公之弟。范蜀公名大禹,范蜀公为宋仁宗时宰相。范蜀公卒于庆历四年(1044),其子范仲淹为进士出身,后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为宋仁宗景祐三年(1038)进士,后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仲淹有《范文正公文集》。

潼川:即潼川府,今四川三台县。范镇在任上时,曾于庆历四年(1044)出知潼川。

遮眼:指避世隐居。语出《庄子·外篇》:“颜回曰:‘去汝躬务学以待问也!’”

养疴:指养病。疴,疾患。《汉书》卷八十六《龚遂传》:“君所治即吾所痒处也。”

奈:奈何,怎么。

声光:指诗文之美。横空:高远貌。

理:议论,指文辞。

宜君见别轻:意思是说,你范仲淹与我范镇分别之时,应该感到惭愧。宜君,谓你我。轻,指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款曲:曲折。理:文辞。那:何,怎么样。

【译文】

有书信就当它挡在眼前,有地位就能养身治病。

养病仍近名利,避世隐居已感多难。

只能聊复度岁末而已,奈何此人远离长安?

诗文之美正如横空的日月,议论文章犹如奔流的河水。

你范仲淹与我范镇分别之时,应感到惭愧。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范仲淹出帅潼川时作。首联点明送别之意,言“有书但遮眼”,是说有书信就当它挡在眼前,有地位就能养身治病。“养疴犹近名,遮眼已患多”,意谓养病仍近名利,避世隐居已感多难。“聊复岁晏尔,柰此人远何”,意为只能聊复度岁末而已,奈何此人远离长安?诗人用“聊复”、“柰何”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中间两联写送别的感慨。“声光正横空”比喻诗文之美,“议论如悬河”比喻议论文章犹如奔流的河水。“横空”与“垂河”都是形容诗文的气势宏大,不可遏抑。“宜君见别轻,款曲理则那”,意谓你范仲淹与我范镇分别之时,应感到惭愧。“款曲”一词,既指曲折迂回,又可理解为谦恭有礼的意思,这里用来指范仲淹与诗人的分别,应当觉得惭愧,因为两人都位高权重,而彼此之间却缺乏应有的交往和尊重。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友人出帅潼川表示的祝贺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