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
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
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
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
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
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
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
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
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
老稚各有得,渔樵不相侵。
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
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
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
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
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
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
【注】:湘,湖南。雨,指潇湘之云。
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
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
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
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岑。
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
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
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
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
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
老稚各有得,渔樵不相侵。
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
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
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
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
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
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
赏析:这首诗写在湖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抒发了对湖南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友人刘公度、周明叔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既有景有情,又寓情于景,既描写自然景色,又抒发人生感慨,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诗。
首两句为开头,点题。“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意思是说即将远行的客人有所告诫,而热得难受的人却不能忍受。这是说天气炎热,行人难耐,所以作者才不得不出发。接着两句是第二句开头的铺垫,“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意思是说刚刚走出家门就下起了雨,解开船缆十天都看不到阳光。这里的“一昔”是“一时”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两句是描写旅途中的天气状况,也是诗人离开家乡时的心情写照。这里既交代了旅途的时间,也交代了旅途的气候条件。
三、四两句是第三句的铺垫,“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意思是说湘山更加翠绿了,湘水也更加深邃了。这里既表现了湖南山水的壮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赞美。
五、六两句是第四句的铺垫,“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岑。”意思是说天空与云梦相接,傍晚时分笼罩着衡山。这两句既表现了湖南山水的壮美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湖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情世态。“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意思是说苍蝇没有停在盘中的迹象,而蝉则在树梢发出悦耳的鸣声。这两句既写出了湖南的自然风貌,也写出了湖南人民勤劳朴实的特点。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湖南的风土人情。“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意思是说由于天气炎热,只好放弃睡觉和盖被子。这里的“废枕簟”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写出了湖南人民的勤劳朴实。“爰方索衣衾”既写出了湖南人的节俭,也写出了湖南人民的勤劳朴实。
接下来的句子主要描写了湖南的风土人情。“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意思是说起床后我问岸边的人,往年的情形和今年相比怎么样?这里的“夹岸”既指江岸两侧的景色,也指江边的人物。这里的“孰与”既指与往年相比,也指与今年相比。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湖南风土人情的关注,也表现了诗人对湖南风土人情的喜爱。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湖南的风土人情。“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意思是说衡山的茅草房子可能只有几间屋子,而周围的竹林却有十几丈高。蒲莲之间有果实,而湖中又有飞鸟在游动。这几句既是对湖南风土人情的具体描写,也是对湖南风土人情的高度概括。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湖南的自然风光和渔民生活。“老稚各有得,渔樵不相侵。”意思是说老人和孩子各自有所收获,而渔夫和樵夫之间互不侵犯。这里的“老稚”、“渔樵”、“得”、“相”都是指代词。这两句既表现了湖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精神风貌,也表现了湖南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湖南的自然风光和渔民生活。“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意思是说早春时人们忙着插秧希望获得丰收,新的米饭煮出来又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这两句是诗人对湖南农事活动的赞美。这里的“早插”、“新炊”、“孕”、“如金”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既表现了湖南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也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是第八句的铺垫。“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意思是说是忙于农耕活动而感到疲倦,因而只能借饮酒来消遣。这里的“为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意思是说由于忙于农耕活动而感到疲倦。“孤斟”是指独自喝酒。这两句既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劳累,也表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和惬意。
接下来的几句是第九至十四句的铺垫。“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意思是说一直怀念曾经到过湖南并写下《离骚》的屈原和贾谊等人,他们多有忧愁的诗句。这里的“泛湘人”是指曾经到过湖南并留下诗歌作品的人,即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屈原和贾谊等。这里的“屈”“贾”都是专有名词,指的是屈原和贾谊这两个历史人物。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文学家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文学家创作才能的赞叹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是第十五句的铺垫。“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意思是说过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环境,现在也是这样的心情。这里的“亦”是副词,表示同样如此的意思。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环境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在心境的感受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是第十六句的铺垫。“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意思是说只是空有的名声流传千年,美好的思想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拥有。这里的“空名”是指虚名,也就是名声虚妄不实之意。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思想的珍视之情。
结尾两句是第二十句的铺垫。“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意思是说时光不能失去,浯溪的水势更是迅猛地向前奔流。这里的“时哉”是指时运或时机。这里的“浯溪”是指位于长沙县西面的一个山名,即岳麓山旁的一个小溪。“骎骎”是指水势迅猛的意思。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浯溪水势迅猛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表达了诗人对湖南风土人情的喜爱之情和对湖南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慨之情。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既有景有情,又寓情于景,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