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衫短帽久尘埃,零落香篝愧麝煤。
春半工夫花绣了,社边消息燕衔来。
岂无绿野供千骑,幸有黄封可一杯。
明日清明能出否,凭谁先为扫莓苔。
注释:
轻衫短帽久尘埃,零落香篝愧麝煤。
春半工夫花绣了,社边消息燕衔来。
岂无绿野供千骑,幸有黄封可一杯。
明日清明能出否,凭谁先为扫莓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春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表现了一个久居官场的人对春天的感慨之情。首句“轻衫短帽久尘埃”中的“尘”,不仅写出了诗人因长期在官场奔波而沾染上的世俗之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无奈。次句“零落香篝愧麝煤”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的遗憾和愧疚。这两句诗通过对服饰和香气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后三句则转向了社会现实,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岂无绿野供千骑,幸有黄封可一杯”中的“绿野”和“黄封”分别代表了自然的美景和社会的财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和社会财富的珍惜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明日清明能出否,凭谁先为扫莓苔”中的“清明”和“莓苔”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期待着在清明这一天能够摆脱困境,重新回到自然之中,过上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然而,他心中仍然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不知道能否如愿以偿。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实而深刻。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