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见未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六宜堂》,其内容如下:
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见未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诗句注释
- 昔人厌俗心:古人厌恶世俗之心。
- 宁取无肉瘦:宁愿选择消瘦而没有肥肉的身体。
- 平时眼为青:指平常时候的眼睛显得清澈明亮。
- 绿士须客右:绿色的草木需要客人才能生长茂盛。
- 立节自修竦:树立自己的节操并进行自我修养。
- 适用兼庇覆:适合使用且能提供庇护和遮蔽。
- 君家所居堂:你家居住的堂子。
- 音响不待叩:声音不需要敲打就能传播出去。
- 千沟荫百椽:无数的溪流和沟壑为百棵橡树提供了庇护。
- 公今王元之:你现在是王之的儿子。
- 好尚如授受:喜好与欣赏就像传授与接受一样。
- 记楼赋此堂:记得在楼上赋诗赞美此堂。
- 异声同一咮:不同的音调却有相同的节奏。
- 心谋耳目适:心中谋划着,耳朵听着,眼睛看着,感觉舒适。
- 所乐壹能副:所追求的快乐能够实现。
- 昔人言外意:古人表达的意思超出文字本身。
- 泥一乃百漏:固执一端会有很多漏洞。
- 拘拘六者间:紧紧抓住其中的六个要素之间。
- 见未脱科臼:见识还停留在学习阶段,还未完全脱离书本知识的限制。
- 我此小盘礴:我在这里徘徊、沉吟。
- 万境欻通透:万千景象突然间变得清晰透彻。
- 徐步寒玉琤:慢慢行走发出清脆的回响。
- 长谣灵籁奏:悠长的歌声像灵巧的琴瑟一样奏出美妙的音乐。
- 主人信清绝:主人确实清高绝俗。
- 此君旧幽茂:这个君子曾经生活在偏僻寂静的地方。
- 并策超俗勋:一同享有超俗的功绩。
- 醉墨点衫袖:喝醉了酒的墨迹洒在衣衫上。
赏析
《题六宜堂》是李白对一处宅院的赞美。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不仅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建筑之美有独到的见解。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六宜堂的建筑特色和所处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李白也通过对比古今、虚实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人文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