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水蕲断流,捻盐宁疗渴。
区区守荒学,笼鸟眩樊遏。
向来麋鹿姿,只可樵牧活。
始其事诵数,魄似穷鬼夺。
文字取憎疾,见谓蜩螗聒。
回首辈行人,班剑或朝谒。
方嗟沈带减,正坐河鱼孽。
分无青云上,但有枯策阅。
峨峨指顶地,群口免骚屑。
醪敷儿为供,蜜脾手亲割。
敝帚非世用,槁梧取己说。
非君莫逆者,此怀谁与说。
反求每日诳,百行收一节。
西来倾稿册,又满三百叶。
暮年了无得,付子镜中雪。

【注释】

遣兴:抒发兴致。次前韵:应和别人的诗作。斫水蕲(qi)断流:砍倒蕲春县的水坝,使水流断绝。捻盐宁疗渴:拿食盐来解渴,比喻无益。区区:形容微小,微不足道。守荒学:守住荒废的学业。笼鸟: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受拘束的人。樊遏:用竹篱笆或木栏围住阻挡。向来:指过去。麋鹿姿:指麋、鹿等动物的姿态。只可樵牧活:只能用来樵柴放牧维持生计。始其事诵数:开始时学习诵读经书。事:指诵读经书。魄似穷鬼夺:好像穷鬼抢去了魂魄一样。

文字:指文章。取憎疾:引起厌恶。见谓蜩螗聒:人们认为它像蝉叫那样令人厌烦。蜩:蝉。螗:同”螳”,一种昆虫。聒:嘈杂刺耳的声音。回首:回头看。辈行人:同类的人,指作者的同辈朋友。班剑:佩有印绶的官印和宝剑。朝谒:上朝拜见。方嗟:正在叹息。沈带减:形容人消瘦的样子。河鱼孽:指黄河里的鱼被水草缠住。分无:分别没有,指不能飞升成仙。青云:天上的云彩,喻仕途之高远。枯策阅:枯树枝头挂着的旧策,这里比喻隐居生活。峨峨指顶地:形容山峰高大挺立如人的手指触到头顶。群口免骚屑:大家避免议论纷杂琐事。

醪敷儿为供:用酒糟做的食品请他吃。醪(láo):米酒。蜜脾手亲割:亲手用蜂蜜涂抹嘴唇。蜜脾:蜂蜜制成的脾,即蜂房。敝帚:破扫帚,借指自己微贱的才能和地位。非世用:不是世间所用的东西(多指文学)。涸梧:干梧树,比喻无用之物。取己说:根据自己的意见来说。

非君莫逆者:不是您这样的人,就没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心思了。此怀:这种心怀。谁与说:还有谁能与我共同诉说。反求:反过来寻求。诳:欺骗,这里指自我安慰。百行:一切行为。收一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为,收敛一下性情。西来:从西边传来。倾稿册:写满了稿纸的册子。又满三百叶:又写满了三百六十个字。暮年:老年之时。无得:没有什么收获。付子镜中雪:将一生所得到的都付给镜子里映照出的白发和皱纹。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内容主要是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情趣。

首联“斫水蕲断流”,是说自己砍断水流以断流,意思是要斩断世俗之念,摆脱尘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颔联“捻盐宁疗渴”,是说自己用食盐解渴,比喻用学问来消磨时间,以求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颈联“区区守荒学”是说自己守着荒废的学业,而“笼鸟眩樊遏”则是指那些受拘束的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命运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向来麋鹿姿,只可樵牧活”,是说从前那种自由自在的麋鹿般的生活,现在也只能用来作为放牧维持生计的手段了。而“始其事诵数,魄似穷鬼夺”,则是说开始学习诵读经书时,好像穷鬼夺去了自己的魂魄一样的惊恐不安,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中间两联“文字取憎疾,见谓蜩螗聒”,“反求每日诳,百行收一节”,都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抱怨,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两联“西来倾稿册,又满三百叶”,“暮年了无得,付子镜中雪”,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境遇的描述和总结。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