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严严各分房,过眼千牍春昼长。戛戛百楛收一良,主司黍累作低昂。
黄道湛碧谁为章,胡郎笔势傲长杨。掉臂旧升贾马堂,自读君文此心降。
看写帝伯仍皇王,诸公盥诵颜为庄。射策便近天子光,一鸣坐喑千驷行。
腾陵绝涧略不妨,我昔涂抹策寒荒。囊笔亦解趋东廊,一官蹭蹬鬓颔霜。
桑榆聊乐师陈黄,逐逐一饱随工商。才无它奇堪斗量,放君绿鬓便银黄。
功名若木升朝阳,雕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累金玉佩苍。
功成昼绣归郑乡,车笠旧誓无相忘。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名为《次前韵送胡省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释义:
- 南宫严严各分房,过眼千牍春昼长。
- “南宫”通常指的是古代皇家的宫殿。这里可能是指科举考试中的考场,考生们各自在不同的房间考试。
- “过眼千牍”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就像翻阅了上千份文件一样。
- “春昼长”指的是春天白天很长,适合读书学习。
- 结合上下文,这句诗可能在表达对考试日到来时的紧张和期待。
- 戛戛百楛收一良,主司黍累作低昂。
- “戛戛”形容声音响亮。
- “百楛”指各种文体的写作。
- “收一良”意即选拔出优秀的文章。
- “黍累作低昂”比喻考官们的评判如同在谷仓中挑选粮食,起伏不定。
- 这句话可能在描绘考官们挑选优秀文章的过程。
- 黄道湛碧谁为章,胡郎笔势傲长杨。
- “黄道”可能是指考试的日程或规则。
- “湛碧”意为颜色深绿,常用来形容水或草的颜色。
- “谁为章”可能是在问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 “胡郎笔势傲长杨”形容胡郎的文章气势磅礴,有如长杨歌赋般的雄伟。
- 这句话可能在夸赞某个考生的文章写得出色,气势如长杨歌赋般雄壮。
- 掉臂旧升贾马堂,自读君文此心降。
- “掉臂”意为扔掉手臂,形容态度豪迈不羁。
- “贾马堂”可能是指贾谊的门庭,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 “自读君文”表示自己阅读对方的诗文。
- “此心降”意味着心情变得平和,放下了过去的恩怨。
- 这句诗可能在表达与对方友好告别的情景。
- 看写帝伯仍皇王,诸公盥诵颜为庄。
- “看写帝伯”可能是在观看书写帝王事迹的场景。
- “诸公盥诵颜为庄”指众人朗诵时恭敬的样子,“颜为庄”可能是在称赞某人的举止端庄。
- 这句诗可能在描写文人雅集时的情景。
- 射策便近天子光,一鸣坐喑千驷行。
- “射策”是古代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答题。
- “便近天子光”意即能够进入皇帝的视野。
- “一鸣坐喑千驷行”形容一旦有所成就,就如同千匹良马奔驰而去。
- 这句话可能在夸赞某人的才华得以施展,一举成名。
- 腾陵绝涧略不妨,我昔涂抹策寒荒。
- “腾陵绝涧”意为越过险峻的山岭,渡过危险的河流。
- “涂抹策”可能是指随意写下的诗文。
- “寒荒”意指荒凉的地方。
- 这句话可能在回忆过去艰难困苦的创作经历。
- 囊笔亦解趋东廊,一官蹭蹬鬓颔霜。
- “囊笔”指携带笔墨的袋子。
- “趋东廊”意即前往东边的官署办公。
- “蹭蹬”意即不得志,进退两难。
- “鬓颔霜”指头发变白。
- 这句诗可能在描述自己的仕途不顺,但仍然坚持写作。
- 桑榆聊乐师陈黄,逐逐一饱随工商。
- “桑榆”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用来象征晚年。
- “聊乐师陈黄”意即在晚年也能找到快乐,以音乐为乐。
- “逐逐一饱随工商”意即随着年岁增长,逐渐适应了生活的各种状态,不再追求功名。
- 这句诗可能在表达作者晚年心境的变化。
- 才无它奇堪斗量,放君绿鬓便银黄。
- “它奇”指其他非凡的才能。
- “斗量”意即用斗来计算重量。
- “放君绿鬓便银黄”意即任凭您白发苍苍,也要保持一颗银发的青丝之心。
- 这句话可能在鼓励对方保持年轻的心态,不要因为年老而失去斗志。
- 功名若木升朝阳,雕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累金玉佩苍。
- “功名若木升朝阳”意即功名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希望和生机。
- “雕鹏举翮”(zhī péng jǔ hé)意即大鹏鸟展翅高飞。
- “腰印累金玉佩苍”意即身上佩戴着金玉制成的腰带和佩饰。
- 这句话可能在赞美一个人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和荣耀。
- 功成昼绣归郑乡,车笠旧誓无相忘。
- “昼绣”意即白日里穿着锦绣的衣服。这里可能是指功成名就后的生活。
- “车笠旧誓无相忘”意即过去曾经立下的誓言,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
- 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过去承诺的坚守和忠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考试和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考生在科举考试和官场生涯中的经历和感悟。从准备考试的紧张和期待,到参加考试时的激动和兴奋,再到考试结果揭晓时的失落和无奈,最后是面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个诗歌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和深刻的情感。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和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