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缄诗送春燠,何异祠坛起祇肃。
吟哦三叹思答报,几欲挥毫纸随缩。
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别君方看月弦下,及门仅比羊胛熟。
前时为雪谒仙佛,俯伛叩神如问卜。
阴阳妙由帝把握,寅亮傍赖公迪笃。
死生休戚系雨晹,此柄不轻果谁属。
天公欠雪如负券,得之无庸计迟速。
盈尺告功遽放晴,孰谓十寒财一暴。
念子诗愁替酒狂,几日风餐仍露宿。
想见晨窗误月明,催汲溪泉煮山蔌。
云际群峰驳粉绘,日下众壑淙哀玉。
我虽越俎政无补,犹饱官饔住官屋。
不嗟破履印遗趾,更免长镵斸黄独。
剥啄或肯送尺书,倾箱中有麖鹿肉。
遥知合围罥蹄角,惊奔窘怖彻毛骨。
放麑歠羹未恝然,老子平生蔬茹足。
瓶中疗饥馀白粲,瓮里度寒仍旨蓄。
隐几日日面南山,捉笔时时泻悬瀑。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雪后缄诗送春燠,何异祠坛起祇肃。
  • “雪后”表明天气转暖,春天即将到来。
  • “缄诗”即写诗,表达了作者在雪后天晴时的喜悦心情。
  • “祠坛起祇肃”中的“祠堂”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的场所,这里的“祇肃”形容祭祀时的庄严和肃穆。
  1. 吟哦三叹思答报,几欲挥毫纸随缩。
  • 描述了作者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复吟咏思考如何回答。
  • “几欲挥毫”意味着几乎要动笔书写了,但“纸随缩”则表示纸张因紧张而收缩,反映出一种紧迫感。
  •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专注和对成果的高度期待。
  1. 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 “多闻”可能指知识丰富或消息灵通。
  • “益者三”可能是说通过学习或交流获得了三方面的收益。
  • “敬客不啻需之六”中的“需”是需求的意思,“六”指六个等级,表示尊敬客人的程度非常高。
  • 这两句强调了作者通过学习和交流所获得的益处以及他对客人的尊重。
  1. 别君方看月弦下,及门仅比羊胛熟。
  • 描述了与友人分别的场景,“月弦下”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及门仅比羊胛熟”中的“羊胛”是羊肉的切片,这里用来象征时间的短暂和珍贵。
  • 这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事物的期待。
  1. 前时为雪谒仙佛,俯伛叩神如问卜。
  • “前时”指过去,“雪”可能指的是降雪。
  • “谒仙佛”意味着祈求保佑,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
  • “俯伛叩神如问卜”中的“问卜”是指占卜,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关切和不确定性。
  1. 阴阳妙由帝把握,寅亮傍赖公迪笃。
  • “阴阳”指天地万物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帝”在这里指的是主宰一切的神。
  • “寅亮”意为光明照耀,“傍赖”可能指依赖或依靠。
  • 这两句表达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领导者或权威的依赖。
  1. 死生休戚系雨晹,此柄不轻果谁属。
  • “死生休戚”涉及生命的存亡和祸福,“雨晹”可能指天象或命运。
  • “此柄不轻”中的“柄”是比喻,意指责任或命运之重要。
  • “果谁属”是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暗示着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
  • 这句话强调了生命和命运的复杂性以及不可预测性。
  1. 天公欠雪如负券,得之无庸计迟速。
  • “天公”指上天或自然的安排,“欠雪”可能是指自然的恩赐。
  • “负券”意味着有责任或承诺,“得之无庸计迟速”意味着既然已经得到,就不必过分计较时机是否合适。
  • 此句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即使没有得到也应接受现实。
  1. 盈尺告功遽放晴,孰谓十寒财一暴。
  • “盈尺告功”中的“盈尺”是形容小的成就,“忽尔放晴”则是形容天气突然晴朗。
  • “孰谓十寒财一暴”中的“孰谓”是疑问语气,“十寒”可能指长时间未下雨,“一暴”指一次降雨带来的短暂湿润。
  • 这两句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即使是微小的努力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成功。
  1. 念子诗愁替酒狂,几日风餐仍露宿。
  • “念子诗愁”中的“念子”可能指怀念远方的儿子或亲人,“诗愁”是指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
  • “替酒狂”意指借酒浇愁,表现出饮酒解闷的行为。
  • “几日风餐仍露宿”描绘了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困难的条件下也要坚持下去。
  1. 想见晨窗误月明,催汲溪泉煮山蔌。
  • “晨窗”指清晨的窗子,“误月明”可能是指在清晨误认月光为日光。
  • “催汲溪泉煮山蔌”中的“炊”是煮的意思。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1. 云际群峰驳粉绘,日下众壑淙哀玉。
  • “云际群峰”指云层之上的山峰,“驳粉绘”形容山峰的颜色如同绘画一般多彩。
  • “日下众壑淙哀玉”中的“淙哀玉”可能是指山间的水流声听起来像玉石敲击的声音。
  •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1. 我虽越俎政无补,犹饱官饔住官屋。
  • “越俎”原指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越俎政无补”可能是指虽然尝试参与但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 “犹饱官饔住官屋”中的“饱”表示满足,“官饔”可能指官府提供的饭菜。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谦逊的态度,即使努力也难以改变现状。
  1. 不嗟破履印遗趾,更免长镵斸黄独。
  • “不嗟”意指不抱怨或不在意,“破履印遗趾”可能是指留下痕迹或印记。
  • “长镵斸黄独”中的“镵斸”可能指挖掘或劳作,“黄独”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艰苦的工作或生活条件。
  • 这两句表达了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1. 剥啄或肯送尺书,倾箱中有麖鹿肉。
  • “剥啄”意指敲门声,“肯送尺书”中的“送尺书”可能是指送来书信或礼物。
  • “倾箱中有麖鹿肉”中的“麖鹿肉”可能是指鹿肉,形容家中丰盛的食物。
  •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家庭和睦、物质丰富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1. 遥知合围罥蹄角,惊奔窘怖彻毛骨。
  • “合围罥蹄角”中的“合围”可能是指捕捉野兽的过程,“罥蹄角”可能是指捕兽时使用的工具或陷阱。
  • “惊奔窘怖彻毛骨”中的“惊奔”指野兽受到惊吓后的奔跑,“窘怖彻毛骨”描述的是极度惊恐的状态。
  • 这两句描绘了野兽被捕获时的惊恐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1. 放麑歠羹未恝然,老子平生蔬茹足。
  • “放麑歠羹未恝然”中的“放麑”可能是指放出猎物,“歠羹未恝”可能指没有忘记饥饿的感觉。
  • “老子平生蔬茹足”中的“平生”可能指一生,“蔬茹足”表明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不需要额外的食物。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自豪。
  1. 瓶中疗饥馀白粲,瓮里度寒仍旨蓄。
  • “瓶中疗饥余白粲”中的“疗饥”指治疗饥饿,“馀白粲”可能是指剩下不多的白米。
  • “瓮里度寒仍藏积”中的“度寒”可能指储存粮食应对寒冷,“仍藏积”可能指依然有储备粮食。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能够维持基本生计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1. 隐几日日面南山,捉笔时时泻悬瀑。
  • “隐几”可能是指静坐读书或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