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三月初逢九。持杯来庆梅仙寿。警捕恰三年。四封人宴然。
政成应不日。去作朝京客。阴德合长生。休看三住铭。

这首诗出自宋朝诗人郭应祥的《菩萨蛮(施尉生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开禧三月初逢九:指的是在开禧三年的初夏,即农历三月九日。
  • 持杯来庆梅仙寿:手持酒杯前来庆祝梅花仙人的长寿。
  • 警捕恰三年:警捕,指执法者;三年,这里暗示了时间,可能是指施尉担任执法职位已经三年了。
  • 四封人宴然:四个信封中的人们安然无恙。
  • 政成应不日:政成,意味着政治成就或事业成功;不日,不久之后。
  • 去作朝京客:去,前往;朝京客,指的是前往京城的人。
  • 阴德合长生:阴德,指暗中的善行;合,应该;长生,寿命长。
  • 休看三住铭:三住铭,可能是某部典籍或碑文上的铭文;休看,不要看。
  1. 译文
  • 在开禧三年的初夏,我拿着酒杯来庆祝梅花仙人的长寿。
  • 执法者刚刚三年,四个信封中的人安然无恙。
  • 不久后,我将前往京城。
  • 暗中的善行应该带来长久的寿命,不要只看那些铭文。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祝福,展现了施尉对梅花仙人的崇敬和对同僚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政治成就的期望和对暗中善行的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从“持杯来庆梅仙寿”可以看出,诗人以梅花作为比喻,赞美梅花仙人的长寿和高尚品质。梅花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仙人则代表着超凡脱俗。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梅花仙人的敬意和祝福。
  1. 诗歌背景
  • 此诗创作于开禧三年(1207年),当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然而,这一时期也面临着许多内外压力,如北方金国的侵扰、农民起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梅花仙人的颂扬,既是对他们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通过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对梅花仙人的祝福,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