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屋隙墙阴多杞菊。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
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
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
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
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官闲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
【注释】
食枸杞菊:以枸杞子和菊花入菜,是古人的一种习惯。天随有宅松江曲:天随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别号,有宅松江曲指居住在松江一带。屋隙墙阴多杞菊:在房屋的角落里,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的枸杞子和菊花。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教孩子们采摘来枸杞子和菊花,把它们放进酒杯盘子里;用它们做一道菜吃,比用粱米饭和肉做的菜还要好吃。东坡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苏轼曾佩带过刺史的官印,宾客很少来访,没有娱乐的事情做。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偶尔吃些枸杞子和菊花做成的菜肴,写了一篇《后赋》,但感到胃部阻塞,难受难忍。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我这个人,只有枯肠,才喜欢吃枸杞;而你这位居士,只是随便写几笔,就当作一种娱乐罢了。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汉书》记载:胶西王刘端喜欢打猎,他曾经说:“我的仓库里粮食充足,即使缺少什么食物也无所谓。”斋厨纵乏宁需此:我的斋厨房里即使再怎么贫乏,又有什么必要去吃这些杞菊呢?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我现在担任一个官职,经常挨饿,就像在耕种土地一样辛苦。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太仓中的粮食只有五石(一石等于十斗),一家四口要吃粥的话,宁可自己动手煮,也不愿意买米做饭。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荒芜破败的城池里的草丛中长满了草木,绿颖、芳苕等草本植物被收集起来放在房舍下面。官闲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在官府里闲着无事,摘了野菜来做羹汤吃;那些还没有长出荆棘和莎草的野菜,都不要。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这样吃下去已经三年了,仍然没有吃饱;这两种菜究竟哪一种更好呢?谁能知道呢?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我要赶快回家种地去;这两样东西还是可以喂饱一家人的。
【赏析】
这首七律,前两联先描写了诗人对枸杞子和菊花的喜爱,后两联则通过诗人的自白表达了他虽身处官场却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怀和对田园生活向往之情。
第一联:天随,即宋代诗人陆游的别号,有宅松江曲指居住在松江一带。屋隙墙阴多杞菊:在房屋的角落里,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的枸杞子和菊花。
第二联: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教孩子们采摘来枸杞子和菊花,把它们放进酒杯盘子里;用它们做一道菜吃,比用粱米饭和肉做的菜还要好吃。
第三联:东坡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苏轼曾佩带过刺史的官印,宾客很少来访,没有娱乐的事情做。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偶尔吃些枸杞子和菊花做成的菜肴,写了一篇《后赋》,但感到胃部阻塞,难受难忍。
第四联: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我这个人,只有枯肠,才喜欢吃枸杞;而你这位居士,只是随便写几笔,就当作一种娱乐罢了。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汉书》记载:胶西王刘端喜欢打猎,他曾经说:“我的仓库里粮食充足,即使缺少什么食物也无所谓。”
第五、六联: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我现在担任一个官职,经常挨饿,就像在耕种土地一样辛苦。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太仓中的粮食只有五石(一石等于十斗),一家四口要吃粥的话,宁可自己动手煮,也不愿意买米做饭。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荒芜破败的城池里的草丛中长满了草木,绿颖、芳苕等草本植物被收集起来放在房舍下面。
第七联:官闲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在官府里闲着无事,摘了野菜来做羹汤吃;那些还没有长出荆棘和莎草的野菜,都不要。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这样吃下去已经三年了,仍然没有吃饱;这两种菜究竟哪一种更好呢?谁能知道呢?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我要赶快回家种地去;这两样东西还是可以喂饱一家人的。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和对田园生活向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