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堆云矗太宗,女娲炼出广寒宫。
一轮常满阴晴见,万古无亏昼夜同。
捣药声繁驱白兔,漏天孔正透清风。
光明自照如来境,肯学嫦娥西复东。
【解析】
“月岩”是题目,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二句写广寒宫的奇丽景色和神秘传说,三、四句写广寒宫的阴晴变化,五、六句写月宫中捣药和透天孔的漏风,七、八句写广寒宫的光明与嫦娥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等表现手法,把月宫写得瑰丽神奇,又以月宫的幽静、冷寂反衬出嫦娥的寂寞。
【答案】
月岩
(1)
堆云 —— 石峰耸立如云朵。
(2)
女娲炼出 —— 相传女娲炼五彩五彩石补天,后剩下一块石头变成月亮。
(3)
一轮常满 —— 月亮圆如满月。
(4)
阴晴见 —— 月中有明暗变化的宫殿。
(5)
万古无亏 —— 月亮永远圆满无缺。
(6)
昼夜同 —— 月宫里的宫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亮着。
(7)
捣药声繁 —— 月亮上的玉兔在不停地捣药。
(8)
透天孔正 —— 月亮上有透天的孔洞。
(9)
清风 —— 指从天窗中吹入的清风。
(10)
自照如来境 —— 月亮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佛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宫的景色。首联写月岩之奇。巨石如云矗立,这是对月岩的真实刻画。接着写月宫的神奇。女娲炼出五彩石补天,剩下的一块就成了月亮,而那轮明月又圆又亮,像一轮常满的镜子,不管阴晴还是昼夜,它总是那么明亮。这两句写出了月岩的奇异和美丽。第二联进一步写月岩的神奇。月宫的宫殿里住着一只玉兔,不停地捣制长生不老的仙药,而那扇透天的大窗户,则让清风不断地吹进,使整个月宫永远充满光明。第三联再写月岩的美丽。月亮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佛祖的境界,而嫦娥却只能远远地观看。最后,诗人用“肯学嫦娥西复东”来作结,表明自己虽然羡慕月宫的生活,但决不学嫦娥那样孤独寂寞,而是愿像她一样,在月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