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注释:

  1.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我再次作别中年的朋友,心中依然忧虑着未来。
  2.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但关山阻隔了我远望的目光,而汴河和泗水只有向东流淌。
  3.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政治上或许能经常得到他的帮助,诗歌却总是被暗中投寄。
  4.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我会看他拄着灵寿杖(象征长寿),扶着他走出富贵之家。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何子温时所写的一首赠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第一句“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意味着在中年时期再次与朋友分别,心中仍然充满忧虑。这里的“复作”表示再次发生,“中年别”则说明是在中年时期与朋友分别。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第二句“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关山挡住了他的视线,而汴河和泗水只是向东流淌。这里用“遮极目”形容关山高大威猛,遮住了诗人的视线;“汴泗只东流”则形容河流虽然存在,但无法改变方向。这种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第三句“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但诗歌却经常被暗中投递。这里的“政好”表示政治上的顺遂,“遭频借”则表示经常得到他人的援助。而“诗清得暗投”则表示诗歌虽清丽,却常常被暗箱操作地投寄。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官场黑暗的认识。
    最后一句“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意味着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够看到友人拄着灵寿杖(象征长寿)走出富饶之地,成为一位尊贵的侯爷。这里的“富民侯”,是对友人的一种祝愿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送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官场黑暗的讽刺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