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岸通横水,吹花满系船。
中年擅幽独,辍食买林泉。
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
升沉有流转,且复赋归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审题,如本诗的内容、手法、语言、主题等;然后要逐句斟酌分析,即先观其大像,再看其小貌,由表及里,由外向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诗意,体会诗中包含的情思韵味。此题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诗歌内容理解题,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重点字词是“横”“系”,另外注意鉴赏诗歌的情感。
“览胜亭”的意思是登高望远,欣赏自然景色。
“断岸通横水,吹花满系船”的意思是横着的水面上有断石横亘,吹过水面的花絮随风飘荡,停泊的舟船被风吹得左右摇摆。
“中年擅幽独,辍食买林泉”的意思是我年已中年,喜欢独自幽静,于是放弃吃素而购买山林泉石。
“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的意思是山野间生长的草木真是主人所喜爱,美丽的山川也故意妆饰得如此美好。
“升沉有流转,且复赋归田”的意思是世事的升降起伏有其规律,人的生命也有起落无常的时候,所以不如暂且回到乡间,过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
赏析:
首联写诗人登高览胜之所见。横水的断岸,吹动的花瓣,都在为诗人送行。颔联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擅”,擅长,爱好。这里指隐居不仕。颈联承三、四两句而来,进一步写诗人退隐的缘由。诗人说:山野间生长的草木真是主人所喜爱,美丽的山川也故意妆饰得如此美好。尾联总结全诗,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难免有升沉起伏,所以不如暂且回到乡间,过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诗人认为,退隐后可以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
【答案】
示例:登高览胜,放眼四顾,只见一片苍茫。横着的水面上有断石横亘,吹过水面的花絮随风飘荡,停泊的舟船被风吹得左右摇摆,仿佛是有人在吹笛子。诗人登上高处,放眼四顾,只见一片苍茫。横着的水面上有断石横亘,吹过水面的花絮随风飘荡,停泊的舟船被风吹得左右摇摆,仿佛是有人在吹笛子。
中年擅幽独,辍食买林泉。
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
升沉有流转,且复赋归田。
(1)
译文:
登上高高的览胜亭,放眼四顾,只见苍茫一片。横着的水面上有断石横亘,吹过水面的花絮随风飘荡,停泊的舟船随着风向摇摆不定,仿佛有人在吹笛子似的。我年纪已到中年了,喜欢独自幽静,于是放弃吃素而购买山林泉石。山野间生长的草木真是主人所喜爱,美丽的山川也故意妆饰得如此美好。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升沉起落,人的生命也会有起伏无常。因此还不如暂且回到乡间过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览胜亭中登高眺望,凭吊江山的情怀。
第一联“断岸通横水,吹花满系船”,写览胜亭中的环境与情趣。横卧在江面上的断岸,横贯两岸的溪流,以及那随风飘荡的花瓣,都是构成览胜亭中风景的重要因素。“满系”二字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观赏风景时的怡然自适。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而且通过“吹花”这一富有诗意的动作,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第二句“中年擅幽独”中的“擅”通“善”。这句表明诗人已经过了壮年时期,喜欢独自幽静,于是放弃吃素而购买山林泉石。这里的“擅”还可能通“善”,表示善于、擅长的意思。“擅”与“善”音近义通,都是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造诣或者技艺。
第三联“草木真宜主,江山故作妍”,进一步写诗人退隐的缘由。诗人说:山野间生长的草木真是主人所喜爱,美丽的山川也故意妆饰得如此美好。这里的“真”表示确实、的确;“作”表示作为、表现、呈现。“草木”与“江山”相对应,前者指自然环境,后者指政治环境。“真”与“故”音近义通,都表示确实、的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野草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意。
第四联“升沉有流转,且复赋归田”,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退隐后可以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这里的“升沉”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兴衰变化,而“赋归田”则表示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漠,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览胜亭中的风景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来表达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