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攲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注释】

(1)“次韵”:是和诗的体裁,即在别人的作品后面接着写一首诗。

(2)平林广野:原指平坦宽阔的原野,也泛指旷野平原。这里指秋日的野外。

(3)台荒:指台子已废弃不用。

(4)山寺:指寺庙。鸣钟:指寺庙里僧人敲钟报时的声音。报夕阳:指寺庙里的僧人用击钟的方式报告夕阳西下的时间。

(5)人:指诗人自己。

(6)生:产生,有。今日意:今天的意思。

(7)寒花:冬天开的花朵。只作去年香:只能闻到去年的香气。

(8)巾攲:头巾倾斜。

(9)霜侵鬓:因霜冻而白了发鬓。

(10)言:指诗文的言辞。

(11)何妨:有什么妨碍。

(12)江不尽:长江没有尽头。此身、此日:指自己的身体和这一天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和宋之问的《九日渡山湖》而作,全篇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描绘了一幅秋日野外的景象,平缓的树林、宽广的平原和废弃的台子,构成了一副宁静的画面。山寺里传来的钟声,仿佛在向人们报告傍晚的到来。

颔联“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珍惜当下,不要让美好的事物白白地凋谢。这里的“人事”指的是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包括名利、情感等。

颈联“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描绘了诗人自己的样子。他头上的头巾因为倾斜而显得有些凌乱,可能是因为寒冷的霜露已经侵入了他的发鬓。然而,即使如此,他也毫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更加凸显了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他也认为语言的优美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要能够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就足以打动人心。

末联“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他说,尽管眼前的落叶无边无际,长江也没有尽头,但是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都会勇往直前,不断前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