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风回雨脚收,万家和气与云浮。
萧条寒巷荒三径,突兀晴空耸二楼。
胜日登临轻一醉,下乡昏垫肯同忧。
江空峡响鱼龙落,尽放青青极目秋。
【诗句释义】
- 夜半风回雨脚收:深夜中,风吹过,雨脚逐渐消散。
- 万家和气与云浮:各家的和睦气息融入了天空之中。
- 萧条寒巷荒三径:萧条的冷清小巷,荒凉的三条小路。
- 突兀晴空耸二楼:突兀的晴朗天空中,矗立着两座高塔楼。
- 胜日登临轻一醉:美好的天气里,登上高处畅饮一醉。
- 下乡昏垫肯同忧:下到农村去,看到那些贫苦百姓,深感同情并担忧他们的生活。
- 江空峡响鱼龙落:长江空旷,峡谷间传来鱼龙游动的声音。
- 尽放青青极目秋: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直到秋天来临。
【译文】
深夜时分,风儿拂过,雨水也渐渐停歇了。家家户户都弥漫着和睦的气息,它们仿佛融入了天空之中,形成了一片和谐的景象。冷清的小巷,荒芜的小径,都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凄凉。而天空中的晴朗之景,则显得格外突兀,让人感到惊喜。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我登上高楼,畅饮美酒,心情无比舒畅。当我走进农村,看到那些贫困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同情和忧虑。在宽阔的长江之上,听到峡谷中鱼儿、龙儿游动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色,直到秋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到次日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美丽、自然和人文关怀的深深感慨和赞美。首句“夜半风回雨脚收”,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接着,“万家和气与云浮”描绘了人们内心的平和与美好,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第三句“萧条寒巷荒三径”,则展现了一种孤独与荒凉之感,为接下来的转折作了准备。
第四句“突兀晴空耸二楼”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通过描绘晴空中的高塔楼,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第五句“胜日登临轻一醉”,则是诗人情感的宣泄,表达了他在美好时光中的畅快淋漓。最后两句“下乡昏垫肯同忧”和“江空峡响鱼龙落”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美好、自然和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