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
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
早年着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
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
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
殷勤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
平生准拟西行计,老着人间此何意。
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别圆澄禅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注释:

诗句释义:

  1. 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 - “法施老人”指的是圆澄禅师,“卧不出”可能意味着他身体不适或者有所担忧。“呼我取别行问疾”表示禅师召请诗人,希望诗人能来探望并询问他的健康状况。
  2. 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 - “摩盘”可能是指磨盘或类似工具用于清洁餐具,“拭箸”即擦拭筷子。“劝一饱”暗示着禅师希望诗人能吃饱。“少待须臾莫苍猝”则是提醒诗人耐心等待,不要着急。
  3. 早年着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 - “早年着眼觑文字”表明禅师年轻时就专注学习经典文献。“万卷初无一言契”可能意味着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并没有找到与自己思想相契的地方。
  4. 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 - “绮语”可能是指华丽而空洞的话。“多生绮语”可能是指诗人在世俗中讲了很多华而不实的话。“半世虚名”可能是指诗人因为名声而感到压力,这成为了负担。
  5. 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 - 这里可能是对诗人自己的感慨,表示他离开这里后,也许还会有机会再次相见。“头童齿豁恐无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担心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见禅师了。
  6. 殷勤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 - “殷勤三请”可能是说禅师多次邀请诗人留下来。“弊恶可念未可捐”表示尽管存在缺点和不良习惯,但这些都不应被忽视,应该反思并改正。
  7. 平生准拟西行计,老着人间此何意? - “平生准拟西行计”指诗人之前曾打算前往西方寻求佛法。“老着人间此何意?”表示现在身处人世间,这样的行为有何深意?
  8. 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 “他生佛会见头陀”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在另一个生命中可能会遇到佛祖或者头陀(苦行僧),这是诗人过去的身份或者角色。“知是当年老居士”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肯定,认为自己曾是位有修养、有智慧的老居士。

翻译:

《别圆澄禅师》
法施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叫我来取走别的东西向他问病。
用摩盘擦盘子劝我吃饱喝足,稍等片刻不要急躁匆忙。
年轻时专心看经文以为能懂,却从没发现过一句能契合我心的。
许多年来讲的都是些华丽的词藻却没有意义,一生虚名拖累了我前行的脚步。
此行离开后还会有再来的机会,头发都白了牙齿也都掉了,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再三邀请让我久留世间修行,这些弊端和恶习还应该继续反省。
平生计划去西方求佛法,如今留在人世间又是为了什么?
他生若遇佛见头陀,定会想起当年那位老居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圆澄禅师的交往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法施老人”和“摩盘拭箸”等意象,既反映了禅宗的简朴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佛教教义的思考。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禅意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