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注释】:
- 仲舒老一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期,贾谊年青时曾向主父偃请教治国之道。主父偃说:“你读经书,我读兵法。”后来,贾谊果然成为杰出的政治家,而主父偃却成了汉初的权臣。这里指贾谊虽然很有才学,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 策世非所长:意思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并不擅长。
- 瓦鼎荐蔬食:用瓦锅煮的粗米饭配以青菜。这里形容饮食简朴。
- 但取充饥肠: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但取,仅仅用来满足。
- 伟哉贾生书: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过秦论》等文章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里指的是贾谊的文章。
- 开阖有耿光:意思是:文章气势恢宏,光彩夺目。开阖,文辞的运用;耿光,光明照人。
- 既珍亦可饱:既珍贵又能满足。珍,宝贵之物。这里指贾谊的政论文章。
- 举俗不见尝:一般人都没有尝试过。这里的“尝”是动词,意为品尝、尝试。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贾谊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见解和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
首句“仲舒老一经”,直接点出诗人自谦之意。他认为自己虽然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却并不擅长。这体现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性格特点。
第二句“策世非所长”,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不足。他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第三句“瓦鼎荐蔬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生活简朴,饮食简单,但却能填饱肚子。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
第四句“但取充饥肠”进一步说明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只追求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为名利所动。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道德情操。
末联“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赞颂了贾谊的政论文笔。他用简洁的文字阐述了深刻的道理,使读者深受启发。这里的“开阖”是指文章的写作技巧,而“耿光”则表示其光芒四射的品质。诗人通过这句赞语,表达了对贾谊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他虽然在学问上有所欠缺,但在道德品质上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沉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