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
诗句
吾乡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怀夐然世表某早知敬慕长诵诸人今老矣辄韵之以贻其子孙云
- “吾乡”:我的家乡。
- “李明府”和“其伯子”指的是李姓的一位家族成员,即李明府的哥哥的儿子。
- “襟怀夐然”:指他的胸怀非常宽广。
- “世表”:在世间的前列。
- “敬慕”:尊敬仰慕。
- “长诵”:长期朗诵。
- “诸人”:这里特指作者提到的其他一些人。
- “今老矣”,现在他们老了。
- “辄韵之”,随即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敬意。
- “贻”:赠送。
- “子孙”:后代。
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 “庙食”:古代祭祀时用供品祭拜先祖。
- “莆李”:这里可能是指莆田(福建省的一个城市)或李姓家族的地方。
- “变海为田”:将海洋变成耕地。
- “散郊野”:分布在乡村之间。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 “福宜孙子”:祝福子孙们。
- “百千年”:表示长久。
- “家甲三山”:指家族中的人遍布三座大山。
- “总文雁”:形容人才众多,像天上的大雁一样聚集在一起。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 “西城”:可能是一个地点的名字,但在这里没有具体的含义。
- “京朝郎”: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
- “官虽未显”:尽管职位不高,但仍然保持着清廉和正直的名声。
- “善声扬”:美好的声誉传播开来。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 “伯曰孝纯”:指的是家中的长者对某人的评价。
- “遵义方”:指的是坚守正道。
- “潘安容貌”:潘岳的美男子形象。
- “心蒙庄”:内心的修养和思想境界像庄子那样高远。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 “幼小抠趋”:小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礼仪。
- “父执”:父亲的教导和朋友。
- “挂口何曾闻是非”:从小便没有听到关于是非的讨论。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 “交游”:指朋友之间的交往。
- “如一日”:就像每天一样。
- “盛衰”:兴盛和衰落。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 “我头半白”:指作者年过半百。
- “言稍传”:有些东西需要传给年轻一代。
- “晚出”:年纪较大后出来做学问。
- “识前贤”:了解并学习前人的贤达之处。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 “睽远”:距离遥远。
- “莫能修世契”:没有人能够修复彼此的关系。
- “拟将下笔无由缘”:打算书写时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或灵感。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 “喜今有便归乡多”:很高兴有机会回家乡。
- “吾侄”:侄子。
- “春中偏饮和”:春天里特别高兴喝酒。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 “老去”:随着年龄的增长。
- “旧怀”:过去的想法和情感。
- “因称叙”:因此进行了叙述。
- “吉人与就幸如何”:这样的人幸运地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