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
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蒙。
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
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飞雪如有意,未积先消融。
凌晨展清眺,万里开晴空。
炯然明吾眸,洗出青芙蓉。
未暇窥杳眇,固已领其宗。
忆昔访庐阜,妙处尝支筇。
景遇可题品,一一归诗筒。
九华名此邦,挺挺诸山雄。
若欲于五老,优劣定其中。
窃比之孔门,等级回与雍。
未敢谓覈论,折衷章泉翁。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游九华山之前。诗人在游览前,先对九华名胜进行了想象和描绘,然后才登九华峰,观赏其真面目。全诗语言平易,情致深挚,表达了作者对九华之胜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闻:听说
②“未”:没有
③睨视:斜视;远望
④翳(yì):遮蔽,遮盖
⑤披抉(xié):开垦
⑥长风:大风
⑦“庶”:希望
⑧消融:融解,消失
⑨凌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早晨
⑩炯然:明亮的样子
⑪窥:偷看
⑫杳眇(ǎo miǎo):高远难测
⑬支筇(qióng):拄着拐杖
⑭题品:题诗
⑮清眺:眺望
⑯洗出:洗净
⑰杳眇:高远难测
⑱领:领悟、领会
⑲“支筇”“题品”二句:写自己游山时的情景,意思是说,我虽然未能登上九华的最高峰,但我仍能领略到它的美景。支筇:拄着拐杖
⑳挺挺:耸立的样子
㉑“若欲”两句:如果要去五老主峰,那么,在五老峰上,谁的优劣就分明了。定中与:评定中主峰和次主峰的位置。
⑳窃比:暗中比较
㉑孔门:孔子的门徒,即儒家学派
㉒章泉翁:指朱熹
㉓折衷:折中调和
㉔覈论(huò lùn):核实论述
㉕折衷章泉翁:意谓自己虽不敢妄加评断,但也不敢不择其善而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