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乔松路屈盘,翚飞金碧照岩端。
僧寻翠巘曾挥锡,客厌红尘屡解鞍。
望断四天春野阔,梦回一枕夜涛寒。
阳休况是多佳句,吟罢碧云时倚阑。

【注释】

皇恩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

老桧乔松:指古寺的参天古树。

翚(hui):鸟名,即孔雀。

金碧:金色和宝石的色彩。此处指寺院建筑富丽堂皇。

翠巘(yǎn):青翠山峰。

僧寻:僧人寻觅。

客厌红尘:指游客厌倦了尘世的喧嚣。

四天:即四明山。春野阔:春天的原野广阔无边。

梦回一枕:指夜深时入梦。

阳休况是多佳句:意指此诗佳句很多。阳休,诗人姓名。

碧云,形容景色美丽如云。倚阑:倚着栏杆。

【赏析】

《皇恩寺》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写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佛门清幽之地的喜爱之意。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首联“老桧乔松路屈盘,翚飞金碧照岩端”,描写了皇恩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其中“老桧乔松”指的是古老的树木,“老桧”指的是生长多年的桧树,“乔松”则是指高大的松树。这些树木生长在曲折的道路上,形成了一种蜿蜒盘旋的形态,给人一种古老、庄重的感觉。而“翚飞金碧照岩端”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这里所说的“翚”是一种鸟类,即孔雀,“金碧”则是指金色和宝石的色彩,这里指的是建筑物上华丽的装饰。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皇恩寺周边的自然美景。

颔联“僧寻翠巘曾挥锡,客厌红尘屡解鞍”,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与祥和。其中“僧寻翠巘”指的是僧人寻找青翠的山峰,这里的“翠巘”指的是青翠的山峰。而“曾挥锡”则是指僧人曾经挥舞过锡杖,这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代表着僧人的虔诚和决心。这两句诗描绘出寺庙内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

颈联“望断四天春野阔,梦回一枕夜涛寒”,则是对梦境的描绘。其中“望断四天”指的是望着远处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四个季节的景象。而“春野阔”则形容春天的原野广阔无边。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好。而“梦回一枕夜涛寒”则是指在梦中回到了夜晚,听到了涛声阵阵,感受到了寒冷的气息。这两句诗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感觉。

尾联“阳休况是多佳句,吟罢碧云时倚阑”,则是对诗歌创作过程的回忆。其中“阳休”指的是作者的名字,“多佳句”表示作品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而“吟罢碧云时倚阑”则是指吟完诗后靠在栏杆上欣赏美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创作的过程和感悟。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描绘出了一个宁静、祥和、美好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