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宋帝驰道》是宋代诗人马之纯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从南城到北城再到玄武湖的壮丽景色。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 诗句
  1. 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2.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3.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4.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2. 译文
  • 南城:指南方的城市或地区,这里可能是作者的起点。
  • 北城隅:指的是北方的角落或边界,暗示着旅程的方向和地理位置的变化。
  • 更北直趋玄武湖:表示继续向北行驶,直达玄武湖边。玄武湖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市中心,周围环境优美。
  • 一上雕鞍三十里:描述了骑马行进的情景,”雕鞍”是指雕刻精美的马鞍,”三十里”可能指的是骑马行进的距离。
  • 两傍官柳数千株:指的是两侧河岸上种植的数千株柳树,”官柳”可能指的是政府或公共管理的柳树。
  • 六朝都邑真如此:六朝都城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六个朝代在南京的都城,如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这里的“真如此”意味着这些历史遗迹确实如此,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
  • 旧日咸秦得似无:咸秦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咸阳和秦地(今陕西省一带),这里的“得似无”表达了一种感慨,似乎现在的景色已经无法与过去的秦地相比了。
  • 暑月行人不张盖:夏天的高温使得行人不需要使用伞或其他遮阳物品。”张盖”通常指打开伞盖遮阳,而在这里可能是因为气候炎热,无需遮盖。
  • 漫天自有翠屠苏:屠苏是一种饮料,通常用草木汁浸泡发酵而成。这里的”漫天”可能是指天空广阔无边,而”翠屠苏”则是一种绿色的饮品,暗示着夏日的清凉和生机。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历史与现代,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雕鞍”、”官柳”、”咸秦”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诗的结构和节奏也处理得很好,每个句子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诗更加流畅和动人。
  1. 背景
  • 由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我们无法准确知道作者的身份和时代背景。但根据诗意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那时的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看法。
  • 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都喜欢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诞生的。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玄武湖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此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