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注释】

(1)岭南:古代指广东、福建一带。

(2)“海冻”句:海水结冰,珊瑚变成石,万里沙地一片银白。

(3)炎方:即南方。六出:指雪花六次降落。

(4)袁安处士:袁安是东汉初年的人,隐居不仕,常在庭院中披鹤氅而卧,所以称为“袁安处士”。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开元年间(713—741)流寓岭南时所作之七绝。

诗的前两句写岭南雪景。诗人开篇便以“海冻”、“万里沙”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白雪覆盖了整个海面,万顷沙田都变成了琼花瑶草,真是一派北国风光。接着,又用“炎方六出尽成花”一句,把目光投向南方,描绘出南方大雪的奇景: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下,落在大地和树枝上,把南方的景物装扮得分外妖娆。

后两句则转向对袁安处士的怀念和自叹。袁安曾隐居南阳,不受王莽的征召,他常披鹤氅卧庭中,因此被称为“袁安处士”。这里诗人借袁安来表达自己虽身处异地,但心念故园的情感。洛阳春令虽已下达,可是谁人会问起袁安处士家的情况呢?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飘零异乡、无依无靠的感叹。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炼,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