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联翩昼夜驰,臣忧顾不在边陲。
军容地密宁当议,陛下恩深不忍欺。
白简万言几恸哭,青编一传可前知。
平生所学今无负,未叹还乡两鬓丝。
【注】羽檄:古代传递紧急文书的一种。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顾:念虑,考虑。边陲:指边界地区,边疆。
宁当:怎敢,哪敢。陛下:皇上,君王。
白简:用白色简木书写的文书。万言:形容文辞繁多。
青编:青丝线编成的竹简或帛书。一传:指《三国志》。可前知:可以预先了解。
平生:一生,一辈子。无负:不辜负。
两鬓丝:指白发,借指老去。
赏析:这首诗是杜集中的一首名篇,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远离朝廷,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诗中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对君主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
首句“羽檄联翩昼夜驰”,描绘出朝廷与地方之间的紧张关系,皇帝的命令像飞鸿一般迅速传达到各地,使得整个国家都在忙碌之中。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战争时期的紧张局势,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颔联“臣忧顾不在边陲”,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担忧。他认为国家的危机不在于边境的战事,而是在于内部的混乱和政治腐败。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刻关注。
颈联“军容地密宁当议,陛下恩深不忍欺”则转向了对皇帝的描述。他认为皇帝的恩德深重,不忍心欺骗他,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皇帝的深深敬爱和忠诚。
尾联“白简万言几恸哭,青编一传可前知”则是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并没有白白浪费,因为他所学所思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同时,他也表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年老,但依然希望能够回到故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对皇帝的深深关怀和敬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见识的政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