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每惜岁峥嵘,几为巴歌判宿酲。
白帝草生时入梦,锦官花重更关情。
帘疏夜雨侵灯晕,枕冷秋风递角声。
定许何时理归棹,酒狂犹解赋芜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意境与主题,再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其诗歌的思想内容;接着要理解诗中运用的主要手法,如表现手法(对比、烘托、用典、联想、想象、白描等);最后欣赏诗歌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本题中,“夜雨感怀”是全诗的题目。
首先看“老来每惜岁峥嵘”。诗人自比为杜甫,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岁月蹉跎。“峥嵘”一词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几为巴歌判宿酲”,写诗人在巴山的歌谣中,借酒消愁,解除了酒后的困倦。
再看“白帝草生时入梦,锦官花重更关情”。“白帝”是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四川地区。“草生时入梦”,说明诗人在这里生活了很久,而且很喜欢这里的自然美景。诗人以“草生”作引,引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锦官”指成都的别称。“花重”指繁花盛开的景象。“更关情”说明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更加强烈了。
然后“帘疏夜雨侵灯晕”,“帘疏”指窗帘稀疏,可以透风。“侵灯晕”指外面的雨点打在灯上,灯光被映出一片一片的晕圈。“枕冷秋风递角声”,“枕冷”指枕头冰凉,没有温度。“秋风递角声”形容秋风吹过,听到蟋蟀叫声,让人感觉到夜晚的凄凉。
再看“定许何时理归棹”,这是诗人对自己归去后的生活安排的设想。“何许”就是何处的意思。诗人设想自己回到故乡后,会做些什么事情呢?“理归棹”,是指整理自己的船只。
最后看“酒狂犹解赋芜城”,这是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情厚意的抒发。“赋”,即写文章。“芜城”,指的是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指诗人所生活的城市。“酒狂犹解赋芜城”,表明诗人虽然醉心于酒,但是对故乡还是有着深深的眷恋。
【答案】
夜雨感怀
老来每惜岁峥嵘,几为巴歌判宿酲。
白帝草生时入梦,锦官花重更关情。
帘疏夜雨侵灯晕,枕冷秋风递角声。
定许何时理归棹,酒狂犹解赋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