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旆卷秋风。
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
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
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

【注释】

八月二十二日:即八月二十一日。大阅:指大规模的校阅。寓公:寓居在京师的官员。水边:水边的楼台或亭阁。旌旆:旗子。卷秋风:风吹旗帜,使旗帜翻卷。戎衣:军服。山郡:山中州县。画角:军中号角。枢庭:枢密院,掌管朝廷机要。枢密院大臣常参与决策朝政。画策:指参谋。枢廷虚席:枢密院空出席位。枢廷,枢密院;枢庭,皇帝的办公厅;枢廷虚席,指枢密院的空缺位置。晚游幕府:晚到幕府任职,即入幕辅佐。幕府,古代将军、地方长官等外出时所设的办事机构,相当于参谋处。愧无功:惭愧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草间鼠辈:指那些没有多大本领的人。何劳磔(zhé)?何需用刑。磔(zhé),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挽天河洗洛嵩(sōng):比喻把罪恶洗刷干净。洛嵩,古地名,这里比喻罪恶深重的地方。

【赏析】

此为宋高宗绍兴年间诗人汪应辰任四川制置使时所作咏叹蜀中山川形胜和军事形势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议论。全诗语言质朴平易,却能以雄浑之笔力表现作者豪迈情怀,风格刚健而富有力度。

开头两句写嘉州秋夜的景色。“陌上”二句,描绘了一幅秋夜行军的画面:士兵们骑着马,扛着弓箭,从田间小路上经过,他们手执刀箭,准备接受皇上的检阅。“弓刀拥寓公”,寓公,官名,即隐居未仕的官员。“水边”二句,则刻画了一幅秋天夜晚的军旅图:江边水亭的旌旗随风飘扬,水波不兴。诗人以“卷秋风”烘托了军营中的肃然气氛。

中间两句,写蜀中新添画角之声,显示了蜀中的军事力量。“书生”二句,写书生也穿上了军装,说明蜀中人才辈出,而且都愿为国家效力。“山郡”,指四川一带山区的州郡。“新添”,指增添了新的力量。“画角”,指军中吹奏的音乐乐器,此处借指军队的声音。“雄”,指雄壮、威武。这两句说,蜀中新添的军力十分雄壮,有如画角那样嘹亮,显示出蜀中的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增强。这是作者对蜀中军力的肯定与赞扬。“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枢庭”指的是枢要之地,枢要之地需要有高超的策略才能应付各种局面。“枢庭虚席”是指枢密院空出了位子等待贤才的加入。“枢庭虚席”是作者自谦的话,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能力担当起这个重任,所以感到惭愧。“草间鼠辈何劳磔”,是对那些没有多少本事的人表示不屑一顾的意思。“何劳磔”,意思是用不着用刑法去惩治他们了。“要挽天河洗洛嵩”,意思是要用武力把罪恶清除干净,“挽”是拉的意思,“洛嵩”是洛阳、嵩山的代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用武力把罪恶清除干净。

这首诗通过写蜀中山川形胜和军事形势以及作者本人的处境抒发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