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帘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分析其艺术特色。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在西楼看到一幅幅壮阔的画卷:西楼虽残破但豪迈雄浑;笙箫声在半空中回荡;万里长空,因循已久,成为游子的他乡人;一年秋风,容易又至;烛光映照着美丽的珠帘,酒晕渐渐增添玉颊红晕。最后两句写归途中迎着凉风欣赏摩诃池上皎洁的月亮。诗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写景,如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对比手法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身处异地的孤寂之情。
【答案】
①前六句写景。②首联“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描绘的是西楼虽残破,但仍豪气逼人。③中二联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诗人所见之景。④“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句,点明诗人身在他乡,漂泊无定。⑤五、六句是诗人所触景生情,触景伤怀。⑥尾联“摩诃池上月方中”一句,点明诗人在归途中迎着凉风欣赏摩诃池上皎洁的月光。⑦全诗采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自己身处他乡的孤寂之情。